千里齐长城,处处可见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处处出现了孟姜女的古迹。
两千五百年来,有关齐长城的民间传说故事十分丰富,而流传最广的则是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2006年,“孟姜女传说”由淄博市申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孟姜女传说的历史渊源
孟姜女哭倒长城的传说,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可谓家喻户晓。但是这个传说最早的由来,实际上与秦国和秦长城无关,反而与齐国和齐长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经了两千多年的演变,经过艺术加工,内涵逐渐丰富。
孟姜女的原型源自春秋时代的杞梁妻,泰西附近即为历史上杞梁家族故地,姜为齐国大姓,孟姜女实为齐人之妻。孟姜女传说来源自于“杞梁妻哭夫”的史实,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孟姜,一个是杞梁,历史上确有此人,并非虚构。孟姜女传说的原初形态一直上溯到《左传》,据《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记载,“齐侯攻伐莒国,大将杞梁战死,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 杞梁是齐庄公时期的一个武士,公元前550年,齐庄公率师伐晋,再伐莒,就在伐莒的战斗中,杞梁战死了,杞梁妻闻讯悲痛欲绝,迎灵于郊,不接受庄公在城外举行的悼念仪式,坚持要在宗庙举行正式的悼念仪式。这便是杞梁妻哭夫的故事,也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的历史原型。顾颉刚先生认为,‘孟姜女’即《左传》上的‘杞梁妻’,而孟姜女的故事是杞梁妻哭夫的再创造。
在汉代《烈女传》 的作者刘向则在文字上对于这个故事进行了加工,变成了杞梁妻大哭十日,使得长城崩塌,随后杞梁妻投淄水自尽。历史故事产生在山东,齐长城的建筑年代又早于杞梁战死的年代,这时秦长城和其他国家的长城都未建,所以孟姜女哭的长城,只能是齐长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故事才随着齐地居民的迁徙而传播到各地。尤其是随着秦始皇修筑长城,人民苦难不断加深,这一故事的传播力不断放大,最终形成了全国性的传说。二千五百多年,在不同的年代和不同的地域出现了不同的故事版本。
二、从西到东可以看到以下有关孟姜女哭长城的古迹遗址。
1.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大峰山景区孟姜女哭长城处
齐长城绵延大峰山顶1500多米,再加上200多间屯兵营房。屯兵营此处为古代演兵场,比齐长城还要古老的叠岩式建筑。现共有六十多座,保存比较完好的有十四座。如此阵容宏大的屯兵营,不仅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而肃然起敬。这里刻有“孟姜女哭长城处”石碑,向人讲述着痴情女孟姜女的故事,不过总感觉后人演绎的成分居多。
这里就是孟姜女哭长城之地,长清区万德镇长城村就是孟姜女的故里,且当地还有孟姜庙遗址。当年孟姜女的丈夫在新婚第三天便被拉去修长城,一个月后,孟姜女寻夫骑马来到齐长城,在跑马岭上下马后,从城中打听其夫,正碰上本村的一个人,告诉她,她的丈夫在西城门垒长城时累死了。尸体被埋在长城下。孟姜女听言大哭直奔西城门。孟姜女比较健壮(从她下马处的脚印可以看出),守城的士兵阻拦,孟姜女一气之下边哭边扒,扒倒了齐长城,现在还保留着原样.
2.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的长城铺,传说是孟姜女的故里,当地的红石江被认为是孟姜女投水处。
3.莱芜黄石关孟姜女坟
莱芜境内齐长城沿线,不仅有独具特色的孟姜女传说,也有千里齐长城沿线实物遗存最早的孟姜女庙宇和相关的风物遗存。三大关中的锦阳关之下有孟姜女庙。清道光《章丘县志》记载,此地“旧有姜女庙”。十二小关中的天门关之下有孟姜女庙,位于关南东侧,建筑一间,久毁。现在又村民新建一小庙。三大关中的黄石关之下有孟姜女庙,位于关口南面东侧的高地上,建筑有三间,前出厦,厦柱础石尚存。庙的东邻原有孟姜女坟和衣冠冢等,今已无存。2008年在这里发现了齐长城沿线目前所见最早的孟姜女碑——《孟姜女纪铭》。
孟姜女墓就在普雪路道边,离水库大坝只有30米。相传,孟姜女祖籍章丘孟家峪村,后来嫁给了上王庄村的范喜良为妻。秦始皇修长城时到处抓夫,范喜良被官兵征去后,饥寒交迫死在长城上,孟姜女千里寻夫演绎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悲剧。上王村民后来自发捐款修筑了孟姜女墓,明洪武年间还立了《孟姜女纪铭》碑。
重立的明洪武《孟姜女纪铭》碑和《重修孟姜女墓碑记》
相传这里有一个大坟,传说孟姜女死后就葬在这里。坟边还有一座小亭子,有碑文,记载的就是孟姜女的故事。
《孟姜女纪铭》是2008年发现于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上王庄村黄石关下的石碑,记述孟姜女哭倒秦长城的传说。石碑位于齐长城黄石关南侧,系明洪武戊申年(元年,1368)所立。碑高1.3米,宽0.7米,厚0.1米。该碑为“孟姜女哭长城”这一历史故事提供了重要实物佐证。据碑文记载,孟姜女之夫范喜良系城南王庄村(现我市茶业口镇上王庄村)人,经考证,该处原有孟姜女庙、孟姜女坟和衣冠冢等重要古迹,该石碑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孟姜女的故事与莱芜的密切关系。“孟姜女纪铭”全文如下:
孟姜女籍孟家峪也。其名由父孟姓母姜姓合二而成。闻秦一统六国,四海升平,齐长城南北战事不再,贸易频仍,城南王庄范友善与城北孟家峪孟诚信相识弥久,则成刎颈之交。是时二者妻皆孕,即指腹为婚。翌年果生男女,遂结秦晋。时值二九,欲完婚。然范友善之子范喜良,为避天降之祸,无奈易名万杞良,赴幽州,筑秦长城。月余饥寒而故,掩于城体。可怜城墙之骨,犹春闺所梦之人。孟姜女思夫心切,以孱羸之身,千里寻夫至城下。闻夫故,恸哭感天,长城塌大段,遂露夫尸。孟姜女抱尸,万念俱灰,欲赴黄泉。然嬴政见其貌美,欲纳其为妃,孟姜女则誓死违拗,计脱魔爪,而后纵身东海,幸为渔人救,乃返故里。未久,郁郁而终。葬于范田,竟圆同穴之梦。世人皆叹曰:真烈女子也。草夫野老,感其冰清玉洁,笃情忠贞,亦为警后辈,故勒石纪铭,当万古流芳矣。
明洪武戊申南王庄众民立
4.淄博博山涌泉村孟姜女文化园和故居纪念馆
涌泉齐长城是整个齐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齐长城衍生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孟姜女的传说发源地就在劈山一带。当地也发掘了孟姜女故居、孟姜女石屋、孟姜女庙、孟姜女大道、孟姜女文化园、孟姜女雕塑群、望夫石、石瓢等景点。
孟姜女故居纪念馆位于景区的东南方向。 网上资料,相传战国时代,齐人姜女为寻夫沿齐长城来到劈山脚下,饥寒交迫,昏睡在劈山脚下,被一孟姓夫妇搭救,养病半年有余使得康复,为答谢再生之恩,姜女冠以孟姓,并认其为义父义母,因此史传“孟姜女”。姜女在叩拜义父义母之时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有一传说涌泉村因此而得名。姜女住过的孟宅后来也称“孟姜宅”。现恢复为孟姜女故居,并在此基础上建成“孟姜女故居纪念馆”。
孟姜女故居纪念馆有孟姜女故居、故居前后游园、姜女湖、泪水池、百年石榴、古杏树、梅花老树、姜女石、齐长城摄影展、孟姜女书画展厅组成。
孟姜女庙
姜女台建于劈山姜崮顶下,相传孟姜女就是在这里哭倒了长城,姜女台正前方十余米处就是孟姜女哭倒的长城倒塌之处。
传说孟姜女寻夫至劈山岭被官兵所拦,孟姜女思夫彻夜痛哭感动上苍,山神显灵将孟姜女深夜带至劈山长城根下。面对眼前劈山齐长城,仰望着守城军士,孟姜女泪流满面声声呼叫者夫君范杞梁的名字......,黑夜在姜女的哭喊声中即将过去,黎明时分突然天中阴云密布,狂风骤起,暴雨倾盆而下,一阵电闪过后巨雷炸响,朦胧中只见劈山中间岩石与部分城墙在雷鸣电闪中轰然倒下。尘埃中人们见一白衣女子呼喊着范杞梁的名字,向淄河方向飘然而去。天明后,人们震惊的看到原为一体的山体似被刀削般劈开,成为南北两寨。

孟姜女石屋

望夫石
5.潍坊安丘境内的大车山长城岭南坡的疙瘩汤汪,传说是孟姜女给修长城的丈夫送饭的地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