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4日,天晴,能见度佳,温度20度左右。
山东即墨马山位于即墨城西4公里处,由四峰一岭组成,主峰海拔233米,山体占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
唐代称马山为“牛脾山”,又因其东西二峰并峙,形似马鞍,明清两代称为“马鞍山”,后以“马山”简称之。如今的马山是一座地质宝库,自然景观丰富而独特,主要有柱状节理石群、硅化木、沉积构造、接触变质带及水撞崖等奇特的地质现象。许多地质专家称其为“袖珍式的自然地质博物馆”。1993年马山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1994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当地有民谣云“泰山云虽高,不及东海崂。崂山云虽高,只及马山腰。”之所以会出现“崂山不及马山高”的民谣,是因为当地人曾以崂山的山顶发现海蛎子的化石,而马山上也有海蛎子化石,却是在马山的半山腰处。由此推断,很久以前崂山地区曾经是一片海,而马山则应该是一个孤岛,故有此说。
马山虽小,人杰地灵,自古庙宇遍布,修真名士数不胜数。最兴盛时期,山上大小庙宇共计十五处,多毁于战乱。北海李寅宾在《马山志》序中说,“天下名山洞府多矣,不必尽有志也。马山一陵阜耳,何以志焉?曰:志其人,非志其山也。
史载,自唐以来,马山逐渐发展为重要的宗教场所。至清初,成为即墨境内道教之大丛林,许多生动的民间传说更增加了其神秘色彩。
现在部分古迹已经得到修复,有狐仙居、聚仙宫、千佛洞、即墨大夫雕像和白云庵等旅游景点。马山免进山费,但马山上的胡仙居,门票10元,内供有胡家仙人、观音等塑像,栩栩如生,各地游客、信徒络绎不绝。马山半山腰聚仙宫和千佛洞,门票10元。山下的白云庵,门票10元。
游览路线:白云庵
->狐仙居->聚仙宫->千佛洞->马山石林->即墨大夫雕像
驱车到马山东面的道路,远远看见山下的仙姑塔和山上的狐仙居
沿水泥路前进
进门,看见仙姑塔
到达仙姑庙主殿

原路折回,继续沿路前进

到达马山外环路

沿外环路前行
前行不久,转野路上行,到达一处悬崖
由此登上

继续沿野路上行

回看山下仙姑庙

到达主路

到达山顶的狐仙居

花费门票10元,进入

看完狐仙居,西面下行,回看狐仙居
西看半山腰的玉皇庙和远处的马山石林

到达山间垭口

沿石阶路南下

到达聚仙宫
千佛洞
继续沿景区公路下行

一处小的马山石林
路旁的雕塑

路旁的小亭

继续前行,到达马山石林的西面

西面的石林

折回,过河继续西行
沿着景区蜿蜒的公路,到达马山石林的西面
看完马山石林,继续南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