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7日,天晴多云,温度13-20度。
中国的梯田,多见于南方山区。今天登上崂山二仙山最高处,向下俯瞰,蓝天白云下,雕龙嘴村外的茶园,郁郁葱葱,高低起伏,层层叠叠,犹如大海的波浪,加上梯田旁红瓦绿树的雕龙嘴村和远处碧蓝的大海,形成了崂山特有的茶园梯田。
本次旅游路线:仰口停车场(步行开始)->仰口检票处->太平宫
->寿字峰->觅天洞->天苑->野路上行->玄妙石->擎天柱中部->三将军山 ->山顶->下行->庙岭口
->观音山->借粮台->海天一览>二仙山->石塔->木瓜树->白云洞->
上道石刻->迎客松->雕龙嘴村->雕龙嘴村北车站(步行结束)->618公交车->仰口停车场。
本次游览六只脚提供数据:步行总时间4小时53分,总里程:7.72公里,平均速度1.5公里/小时,最快速度7.8公里/小时,最高海拔669米,最低海拔27米,累计爬升733米,累计下降675米。
行走路线
仰口停车场上行,远处最高的山峰就是今天首先要翻越的第一座山峰。
上行。
太平宫
太平宫,
又称下清宫位于崂山东部,仰口湾畔的上苑山南麓,背山望海,景色绮丽,峰峦叠嶂,峭拔耸秀,危石累累欲动,松竹葱茏滴翠;碧波万顷,白浪淘沙,渔歌遥遥可闻,仙岛渺冥隐现,素有“海上宫殿之称”.
太清宫现存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三院。宫中奇花异卉,四时不绝
太平宫属全真道教华山派,是宋太祖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为“华盖真人”刘若拙所建的道场,时称“上苑宫”.1982年12月青岛市人民政府将太平宫列为青岛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桃石
仙桃石是仰口景区著名的象形石之一,据说当年孙悟空在王母娘娘的蟠桃园里偷吃仙桃时,其实并没全吃,只是咬一口扔一个,其中有一个不偏不倚落在这里,变成现在的“石桃”,又称“仙桃”。下面缺了一块,原来是被孙大圣咬去了一口。
寿字峰
这座山峰因石壁上刻满了大大小小的“寿”字,而被称为“寿字峰”。寿字峰上镌刻了我国古今近百名书法大家用不同字体书写的“寿”字,有隶、篆、行、草、楷等多种字体,在岩壁上构成了一幅壮观的百寿图,也是“寿”字的书法展览。其中那个十分抢眼、浑厚凝重的“寿”字,高20余米,宽16米,被誉为“天下第一寿”,堪称“华夏寿字之最”,寓意为“高寿、长寿、大寿、万寿”。
远处的有意思的奇峰怪石
远看盘古老人
到达觅天洞
洞由两侧高70余米峭壁夹缝中的多块巨石叠摞而成,自上而下共有10层,盘旋曲折,离奇险怪。明末进士、莱阳名士张允抡《游槐树洞记》对此洞记述颇详。周至元咏觅天洞诗曰:“古洞悬崖半,扶梯始克上。秉炬匍匐入,玲珑仙踪贶。初进狭而隘,再上幻而旷。洞尽天光露,微微一孔亮。平生好探奇,兹游恣而放。低回不能去,惬此幽独赏。”

洞内忽而幽深黑暗,;忽而豁然开朗;忽而台阶蜿蜒,必拾级而上;忽而石壁陡立,得攀梯而登。
过一线天
到达天苑
仰口湾
仰口湾形成一个弯月形海湾,南北长2.2公里,宽阔平缓的沙滩东西长约1200余米,整个仰口湾之面积约2.5平方公里。1914年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即以舰艇40艘由此湾登陆。仰口湾风光明媚,景色旖旎,阳光充足,海水清澈,金沙细软,并出产驰名中外的“海底玉”绿石。

四处看看
站在一块平台上,四处视野开阔,先回看最高峰,
旁边的三将军山
仰口湾
大仙山和二仙山
东面的奇峰
钻山洞,
到达二仙山山顶
到达天梯,沿天梯向上
二仙山原是几块巨大的凌空巨石堆叠而成,石根部裂开对生,顶峰南侧有一陡立如梯的大石,名为“上天梯”,右侧石上是搓衣板状的突起的石条,可以攀登。
会仙台
再往上走,有一处天然形成的石椅,可坐两人,可容一人躺在上面。椅子靠背上刻“仙”字。
会仙台,是二仙山最高处,顶端的石头形如座椅,外形像太师椅,只能坐一个人,名为“会仙台”,传说上了会仙台就可以同神仙谈话了。端坐上面如登蓬莱,邀云揽月,听风观涛,飘飘然有凌云之志,悠悠然浑若天仙。都说这崂山是灵异仙府,是仙山,与“仙”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唯此一台。在会仙台上眺望四方,看万里碧波、蓝天浮云,四周青山含秀,身旁清风生爽,游客如入仙境,但在这里不要同神仙“谈话”时间太久,要不然会真的不想回来了
美不胜收的雕龙嘴村和茶园梯田
近处三个巨石柱直插云霄,远处漂亮的仰口湾。
下二仙山,回看
前行到达白云洞
山门是一个东向的石门楼,大小与民居门楼无异,崂山道观的门楼都不大,显得不事张扬。石门的山脊、瓦片全用精雕的石头落成,山脊两端刻有龙头图样
白云洞只剩断垣残壁,凄凉光景。
青龙阁
经“卧风窟”上行几十级陡阶,就是“青龙阁”,阁有拱门一座,二层建筑,这在崂山道庙里极为少见,可惜,盛况不再!
右转到达白云洞
白云洞是由三块巨石迭架而成的洞,周围由石条砌筑,洞口朝南。白云洞额上镌刻“白云洞”三字,为清代翰林尹琳基所题。
门前两棵白果树,一雄一雌,千年相伴,至今绿意盎然。
出白云洞,下行。
继续下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