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风中的水
风中的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065
  • 关注人气:2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之崂山卧狼齿山石围子

(2016-05-14 13:25:54)
标签:

长涧

卧狼齿

石围子

捻军

分类: 崂山文化

文化之崂山卧狼齿山石围子2011年12月26日,卧狼齿山石围子被列为李沧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恶狼齿山雄踞在崂山的西南方向,涧深树密,山体陡峭,易守难攻。山顶有咸丰年间官府修筑的抵抗捻军的石彻围墙,当地人称之为“石围子”,相传是太平天国时期,当地乡绅为防捻军而设,现在只剩基础。卧狼齿山石围子位于李沧区卧狼齿山近山顶处,占地面积约12000平方米。用石块垒摞而成的石围墙环绕山顶,长约500米,为圜圆形古城堡式样。残存围墙最高处2.5米,墙厚1.2米,设有垛口和围子门。相传是太平天国时期,当地乡绅为防捻军而设。对于研究当地的军事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在主峰的南部,有一个比较平坦的山顶,山顶上有一个石城,它围绕着山顶用大石垒砌成(俗称干插缝,就是不用粘合材料),卧狼齿山石围子占地面积约12000平方米。用石块垒摞而成的石围墙环绕山顶,长约500米,为圜圆形古城堡式样。残存围墙最高处2.5米,最低的也有1.5米,从城墙的外面来看,全部城墙顶面离地面的高度都不低于2.5米,墙厚1.2米,设有垛口和围子门。由于年代久远,部分墙体坍塌,但大部分保存完好,整个石城轮廓分明。石城有两个门,分别设在南面和西北面,城墙上设有城垛和瞭望口,城内有储水池、烽火台、站岗放哨的掩体、支锅做饭的灶台等设施。但据有关专家推测,此石围子可能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垒建,与齐长城为同时代,以后战争年代又进行重修利用。对于研究当地的军事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从恶狼齿山往北到清台山将近10里的山脊上,还散布着许多断断续续的石墙和断壁残垣,像一道长城逶迤在崇山峻岭之中。经查有关资料,最早出现在清.同治版《即墨县志》,从中得知:“咸丰十一年(1861年)八月,贼捻入境焚掠,逼城关厢,邑令李淦,参将凤岗督绅民并力拒守五十余日,贼始去,人多死亡。”“同治六年(1867年)夏五月,贼捻扰县境,死伤过半。先是,贼由东平之戴家庙窜渡河,旬日突之即。仓促无备,焚掠村疃殆遍。屡扑城,邑令杨鸿烈、参将兴瑞督绅民并力拒守,得无恙。贼盘踞劳山及灵山左右,沽河南北岸月余,始遁去。死亡枕籍,元气大伤。”青岛《崂山志》载:“咸丰十一年(1861年)八月,捻军经青州进入崂山地区,十月撤离;同治六年(1867年)五月,捻军再次进入崂山地区,七月撤离。”通过以上材料得知,在恶狼齿山和崂山其它山头上的石城是用来防御捻军的。 捻军,中国太平天国时期北方的农民起义军,捻军的起义具有很强的流寇性质,所到之处明火执仗的抢劫,被老百姓视为深恶痛绝。由于捻军主要进行流动作战,其特点是长途奔袭,分和不定,攻城掠地。清政府根据捻军活动特点,要求民间配合在各地大肆筑圩,坚壁清野,断绝捻军的物资来源。根据有关资料得知,山东的日照、即墨、荣成、文登、烟台一带,大约是在咸丰九年(1859年),由当地县令督促各地的乡绅办团练,筑圩,用来对抗捻军和保护老百姓。从现在崂山外围山头发现的石城遗址来看,当时筑圩的范围和规模是很大的。
       根据现有资料得知,在捻军和清军作战的16年当中,有两次来到即墨崂山地区。根据有关材料推测,捻军在1861年和1867年两次东征胶东,即墨县男女死亡人数最少有1万多人。崂山地区由于凭借山中的石城(围子)和老百姓协防有力,人员和主要财产基本没有受到太大损失。
        崂山许多山头上的石城离现在将近150年了,当年修筑的规模非常巨大,工程异常艰苦,从恶狼齿山上的石城和附近山脊上的断墙残壁就可以略窥一斑。在崂山地区所有为防御捻军所修建的石城中,它是最大的,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它是历史记载的最好的见证;是青岛崂山地区珍贵的古代军事文化遗址。

 

从南面看,石围子的大体位置

文化之崂山卧狼齿山石围子

 

从西面寻找,见野路两旁有石围子。
文化之崂山卧狼齿山石围子
左边的
文化之崂山卧狼齿山石围子
右边丛林中隐约可见
文化之崂山卧狼齿山石围子

东行,路不好走,见到完整的石围子城墙。

文化之崂山卧狼齿山石围子

从城墙的外面来看,全部城墙顶面离地面的高度都不低于2.5米,墙厚1.2米,

文化之崂山卧狼齿山石围子

文化之崂山卧狼齿山石围子

 


文化之崂山卧狼齿山石围子

文化之崂山卧狼齿山石围子

文化之崂山卧狼齿山石围子

文化之崂山卧狼齿山石围子

继续东行,石围子断断续续
文化之崂山卧狼齿山石围子

文化之崂山卧狼齿山石围子
不同成都的损害
文化之崂山卧狼齿山石围子

文化之崂山卧狼齿山石围子

垛口和围子门,已经成为野路的一部分。
文化之崂山卧狼齿山石围子

继续东行,变成悬崖峭壁,石围子至此中断
文化之崂山卧狼齿山石围子

 

来到北面,见到残缺的石围子,这应该是北门附近的建筑文化之崂山卧狼齿山石围子

 

 从恶狼齿山往北到北平岚一带的山脊上,还散布着许多断断续续的石墙和断壁残垣。
文化之崂山卧狼齿山石围子

文化之崂山卧狼齿山石围子

 在惜福镇的王乔崮、崂山水库附近的山上、十梅庵村东的围子山顶上,都有这样的石头城。在山上建有石头城的地方,其山下一般有一个古文化遗址。如:王乔崮山下有傅家埠半千子龙山文化遗址;在崂山水库边的山下有冷家沙沟龙山文化遗址;在十梅庵村东围子山下有商周文化遗址“古城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