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之崂山太和山和霸王虞姬

(2015-05-28 21:03:14)
标签:

太和山

霸王虞姬

分类: 崂山文化

      太和山位于崂山山脉西北,与华楼景区东西相连,位于石门山和丹山岭之间,由一条南北主山脉构成,属山地切割剥蚀地貌类型区,山峰连绵,沟壑纵横,许多奇峰异石分布其中。最高峰太和峰(原名高家崮)海拔298.5米,最低处霸王湖(原云头崮水库)海拔52米,地形东高西低,三面环山,中部平坦。走进山内山峰连绵,沟壑纵横,形成许多奇峰、怪石、秘洞、幽谷。

       流经这里的主要河流仍然是发源泉于崂顶的白沙河及其支脉。在这里有三处水源:崂山水库、石门水库和云头崮水库,其中崂山水库面积最大,而石门水库景色最美,云头崮水库文化积淀最深厚。

       太和山风景区,总面积171.1公顷,是1999年新开发的观光旅游区,环山公路全部硬化,驱车可直达太和峰项。景区内的主要山峰有峭拔险峻的太和峰、酷似双乳的圣乳峰、气势威武的霸王寨;还有神态各异的像形石。许多奇石惟妙惟肖,奇峰、异石、悬崖、涧谷相间分布,且景区内森林植物种类繁多,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形成了"奇、险、秀、幽"的景观特色。

       太和山风景区以太和峰为主体,保持原有自然风貌,广植名木花卉,挖掘开辟新的景观。其宗旨是利用景区内固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构筑现代大旅游。景区内奇峰、异石、悬崖、涧谷分布相间。山雄伟壮丽,太和峰、古榕峰、骆驼峰、霸王寨、大腿崮、七郎崮、郎躺崮等诸多山峰突兀,威武雄壮,在郁郁森林的衬托下形成奇特景观。

       太和山风景区沿途景点有:霸王虞姬峰、霸王寨、猪头石、霸王洞、圣乳峰、高峡平湖、太和大峡谷等。

       云头崮景区线沿途景点有王炕、云头崮、鹰嘴石、霸王台、霸王台水库、神泉、鸳鸯池、要儿石、大崮、二崮、三红崮、石场院等。

      在太和山脉里分散着几个美丽的村庄,分别是太和村、云头崮村、下书院和少山村等。太和村三面环山,群峰叠翠,碧水粼粼,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历来为人类聚居、陈兵之地。从1956年村西小盆地中出土的殷代陶簋、铜壶可以证实,远在公元前1600~1046年,太和村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至明代郭氏由云南迁来建村,以其形象彘头命村名;20世纪30年代,村中原民族工商业主郭俭先捐资为村建"太和小学",因而村名亦沿之。

      太和山风景区景区地理位置不但优越,而且文化渊源深厚,这里还是楚汉战争的北部古战场,为当年西楚霸王项羽攻打齐国大战城阳点将练兵之地,可领略霸王当年金戈铁马、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大无畏豪放精神,也可体味"不可沽名学霸王"的七言真谛。其后的晋、隋、唐、宋、元历代也多有文人雅士漫游,并留下很多遗迹。

       其中的传说无法证明真伪,但有一点可以证明的是,许多年前这里曾出土过商周时期的一些青铜器,可见这里历史人文之悠久。 1953年春在霸王台这里发掘出土了少量铜器、陶器、玉器等宝贵历史文物。1956年被审定为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遗址。

太和峰

文化之崂山太和山和霸王虞姬

 

 

霸王寨

      霸王寨在太和村东南一里许,一座海拔百米的巨大山崮上,下有曲径可通顶,顶平约10平方米,周边具自然石屏障,唯东口供上下,西口可直观村西的霸王台,有此寨挡道而万兵莫近,实为军事咽喉隘口。

      当年霸王攻城阳,曾会同范增、幕僚及武将桓楚、司马欣、蒲将军等数十人,在寨上商讨攻齐破城阳事,范增献计,着大将桓楚挂帅,司马欣为先锋,由峡谷中拨兵八千,布霸王台附近平川地带演练攻城战术韬略。卯时由蒲将军从谷引兵,各都配挂整齐,掌旗携械,全副武装上阵,于霸王台前一字排开,等待命令。辰时,霸王、范增及幕僚人等俱都集于寨顶,项羽亲自执旗施令。山头旌旗在望,山下鼓角相闻,只见霸王一会儿将旗左摆,山下桓楚点拨兵卒由一字长蛇转列方阵;一会儿右晃,阵势改为"天门",一会摇圈,阵势随之变做"八卦"。先锋司马欣阵前阵后,身先士卒,英勇非凡,八千精兵持械呐喊,真个龙腾虎跃,兵强马壮。日上三竿,更见战旗猎猎,战鼓齐鸣,奔马咆哮,尘土飞扬。刹那台上传令收兵,只听"胜利、胜利、胜利"呼号震天。攻城一役胜利后,项羽、范增着侍者备酒庆贺胜利。酒过三巡,项王醉眼朦胧,隐若间,见寨北石崮躬身向之讨酒,大王遂举杯敬献,不慎洒泼其袍,溢出"酒"、"寿"两字,至今石壁上仍隐约可见,后人听之无不称奇,因而将其称为"酒寿壁",原指挥石崮称为"霸王寨。

 

文化之崂山太和山和霸王虞姬



文化之崂山太和山和霸王虞姬


霸王湖和霸王台

        也叫云头崮水库,湖中原本有一处300余平方米高出水面的平台,人称霸王台,商代遗址,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和趣闻轶事。

       霸王台遗址位于城阳区夏庄镇云头崮水库中心。原遗址三面临水,且高出地面约8米,东西长300米,南北宽约200米,由于河水常年冲刷,现仅存1/10。原有的小河已于1958年截为云头崮水库,使遗址成为孤岛。1953年发现后多次调查,发现一批石器、铜镞和陶器,并有许多灶址等遗迹。根据器物分析,确定其为一处重要的商代遗址。霸王台名称之由来,系当地村民在此处发现文物和红烧土,认为此处曾有人居住,就附会为楚霸王的点将台。1984年崂山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之崂山太和山和霸王虞姬

霸王虞姬峰

       峰顶有两块相连的巨石,是太和景区最有名奇妙象形石。由西向东看特别像楚霸王项羽和虞姬站在一起,故名霸王虞姬。由东向西看像姜公背姜婆。由北向南看又像一只蹲在山间的石猴望天。

       而霸王虞姬峰旁就是太和阳刚石

      太和阳刚石这是一块可看不可言表的奇景异石,另外人们给他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定海神针”。文化之崂山太和山和霸王虞姬


文化之崂山太和山和霸王虞姬


文化之崂山太和山和霸王虞姬

 

霸王大峡谷

       也叫太和大峡谷,是崂山为数不多的峡谷之一,整个峡谷从南向北数公里,该峡谷是崂山西部山脉中最长的一条峡谷,长约三千米,宽处千余米,高至300米,谷底窄处仅10米,谷中乱石穿空,雨季这里清水潺潺,茂林修竹,景色之幽真不差于北九水。大峡谷两侧山崖陡峭,蜿蜒崎岖,奇特险峻,可谓是“存天然而去粉饰”,更给太和山凭添了一些神秘的色彩。

      据说西楚霸王当年攻齐(今胶、即、青一带)时,选在这边屯兵,养精蓄锐。据即墨史志记载,公元前209年,项羽叔项梁派霸王攻城阳,屠杀了城阳守军;公元前205年二次攻城阳,兵起于此,田荣会战不敌羽,项杀烧齐城妇弱财物,直捣北海。后为齐田衡、韩信等所怒,留下反楚隐患,二次攻城阳未克。
文化之崂山太和山和霸王虞姬



文化之崂山太和山和霸王虞姬

霸王洞

       过李涧口南行折西有一神秘的山洞可与太平宫觅天洞媲美,深幽奇险,扑逆迷离。霸王洞这里有个一个神奇的传说。传说古代有个霸王打仗躲到这里几天几夜,后来霸王走后,当地的老百姓看见里面盘踞着一条大蟒蛇,大家都说这是项羽的化身。

文化之崂山太和山和霸王虞姬

文化之崂山太和山和霸王虞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