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之崂山探秘水晶

(2015-03-10 19:27:19)
标签:

文化

相公心

崂山水晶

水晶洞

小崂顶

分类: 崂山文化

       崂山是我国水晶主要产地,崂山出产的水晶石非常珍贵,是稀世珍宝。其品种有墨色水晶、紫色水晶、茶色水晶,前两种是上品,茶色稍次。《崂山艺文志》介绍了崂山水晶,“崂山水晶为山川菁华之秘,非其时不出者,至其时而必泄。崂山实产墨晶,古未有也。崂山水晶中尤以墨晶和紫晶为上品,茶晶稍次之,得其佳者,价不赀!故顾利之所在,趋之若鹜,不能禁也”。

一、崂山水晶的形成

    巍巍崂山的主体山脉为花岗岩石质,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三分子组成。在自然界里,纯石英就是水晶。崂山水晶属于二次再造,就是在花岗岩的缝隙里,千万年来由岩石间的滴水,将含有石英成分的物质逐渐积累,在石窝里形成像石灰岩钟乳石一样,上下对接的六棱形水晶体。由于受石窝大小和水晶物质来源的限制,有的只长到一公分长短,豆芽粗细就夭折了。有的石英体矿物质来源不断,石窝潮湿滋润,纯石英的水晶可以达到三公分以上,这么粗的水晶,就可以制镜片了。
  水晶只是一种矿石品种的总称,细分又可分为紫晶、墨晶、茶晶、纯白色的水晶等多种。崂山出产的主要是纯白色的水晶和带有浊色的茶晶,这于崂山花岗岩的所含矿物质纯色有关。并且超过三公分的很少,所以很珍贵。

二、崂山水晶的历史

      崂山水晶曾经在近代历史上辉煌一时。早在明朝末年,崂山水晶就誉冠京师。就作为“青岛特产”被即墨文人黄宗昌收入他编纂的《崂山志》。

       崂山水晶采挖名噪一时。周至元《崂山志》记载:“崂山随处皆有之,而东南部所产尤多。凡在花岗岩、片磨岩、硅岩之裂罅中,常填满石英脉,晶即寄此石英脉中。其结晶之大者,则在花岗岩内。土人认其矿苗,而掘取之。其巨者,重数十斤。色黑质坚,如瑞士产之墨晶等。制以成镜,最能养目。价甚昂贵,每斤约值银四五十两。山民有所获,辄成富有焉。其小者亦可供印章、玩物及妇人装饰之用,但不如大者之珍贵焉。”

      三十年代崂山水晶是青岛四大特产之一,民国时,崂山水晶经历了它的鼎盛时期,由于崂山水晶呈茶色,透明度好,加上水晶本身清凉去热的作用,所以用它磨制出的眼镜具有很好的护目养目作用。当时青岛的老字号眼镜店“三山城眼镜店”磨制的水晶眼镜闻名遐迩,大军阀吴佩孚和曹锟都是其座上客。
       崂山出水晶的原因在于崂山主体是花岗岩,又山多水气,经过亿万年的浸润及默化,最终成为出产水晶的宝地。但古人认为晶为山之髓,晶去而山或崩裂,庙亦不利,若任之采掘,必致山之菁华尽竭、搴裳去之,山其穷矣!所以官府在崂山禁刨挖晶石,并曾经查拿究办一批人,但可能采晶的获利确实可观,很多山民深入群山幽谷,偷挖山晶,以致于昔之采晶者遍岩谷,今散而之口外蒙古地者,岁几千人。由于可以获利,崂山村民乱采乱挖水晶成风,破坏了山体,引发了当局的制止。晶为山之髓,晶去而山或崩裂,庙亦不利。顾利之所在,趋之若鹜,不能禁也。官府特别下文,禁止在崂山刨挖晶石,并在咸丰四年(1855年)发布告到太清宫,让道士监督执行,并查拿究办一批偷采晶石者。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期间曾经在崂山水晶石产地——仰口,破坏性地开采了很多崂山水晶石,现在成了稀罕物。

三、 崂山水晶的作用  
       崂山水晶石多用于制作眼镜,其次是制作挂件等装饰品,再就是应用于天文学领域,很多高级的观测天文仪器也是用崂山水晶石作镜片。用崂山水晶石制作的眼镜戴上后,对因肝火形成的眼疾有神奇的疗效。比如有人得了红眼病,戴上后几天就痊愈了。
 四、崂山水晶的分布

       崂山水晶石主要分布在华楼景区、流清河景区的天门峰周围,再是凉泉河和棋盘石景区。现如今很难采到,但在深山老林中或者巨石河床中,肯定还有精品。

 五、崂山水晶的传说
  崂山水晶的传说也很多。据说从明末清初开始,其就誉冠京师,清朝初年,即墨县有一人在崂山采得一株大墨晶,带到北京后在一珠宝店割成九副眼镜,将其中的六副当场卖出,得银12000两。将其余三副带回家中分给3个儿子留作传家之宝。

       民国初年,有人得了红眼症,借来眼镜只戴了一天就痊愈了,晚上放在新的玄纸层里包好。第二天清早镜片上下的纸都湿了,饭后准备晒纸,却见玄纸全都干了。可见崂山水晶不但有温凉的变化,而且有干湿的变化,故而被世人视为珍物。

        还有这样的说法用上品墨晶做成的眼镜,据说在白日里戴上它就能看到星星,所以在不少高级的天文仪器中,都用水晶作镜片。

     说到水晶,不能不说到崂山的另一个未解之谜--铁锚:蓝水老先生说会仙山和狍子崮上有铁锚,但从来没有人找到。假如蓝水老先生说的铁锚存在(个人相信存在),感觉最有可能是挖掘运送水晶矿所用,因为以前在看过一个帖子描述挖掘水晶的过程:“经验老到的采挖水晶者,看到某一壁立高耸的石壁上有水浸痕迹,则石隙里面必然储满了山水,所以必有水晶石在生长。采挖者就在悬崖的顶部打上铁锚,垂下铁链,采挖水晶的人牵住铁链下滑至水浸处,将腰间的绳索拴紧于铁链上,用锤凿轻轻打开石眼,以免将水晶震上炸纹,然后将可以割镜片的大水晶轻轻起出,用棉衣包住,拴到身上带回家”。这种说法说明铁锚是山民采挖水晶留下的遗迹,是人类生产活动的结果。蓝水老先生所言铁锚所在会仙山和狍子崮情况也有些不同,狍子崮上有瑶池,瑶池蓄水。观瑶池之池壁圆融,应非人工所为,个人认为可能前人认为瑶池之水渗入石隙,经年累月之后可能在崮内形成水晶,于是利用铁锚之力悬挂探查,探查结果如何不得而知;至于会仙山我预测在铁锚所在之处必有水晶洞,期待有志者有缘者揭开这个谜底。
六、现存崂山水晶的采掘遗址  
  崂山目前被发现的水晶采掘遗址大部分以水晶洞的方式存在,时过境迁,刨挖晶石的洞成了现代“驴友”探究的目标。

        其中最著名和奇特的应该是凤凰崮下的相公心,这个位于悬崖正中的水晶洞洞体宽阔并分左右如若心室。风过心室、犹若心动,仿佛有了生命。洞内晶石,熠熠生辉,这个洞也因其奇特的构造留下了很多动人的传说。在这个区域扇子石到鹰嘴石的路侧也有一个水晶洞,但洞体很浅,应该是个半途而废的洞。

        最明显的水晶洞位于戴家山,此洞的位置也在岩壁之上,洞口隐蔽但有石刻“水晶洞”三字刻其边。

       另外看到有山友自大河东到虔女峰的途中也发现水晶洞,洞口在一人高的石壁上,内可纳人七八。

      还有最大的水晶洞应位于小崂顶附近。2009年,“驴友”战歌就在大崂顶和小崂顶之间一处人迹罕至的山脊找到了一废弃的“水晶洞”。洞口不大,但里面高足有三米,宽有十几米,深七八米。战歌介绍说,由于洞口有亮光透射进来,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个山洞的洞壁竟然会闪闪发亮,凑近一看,原来这个山洞的洞壁上竟然都是石英石,是一个“水晶洞”。
   如华楼山顶有不少大大小小的石窝,人们称“水晶窝”,有人在水晶窝内采到名贵的水晶石。 

七、附图现存崂山水晶的采掘遗址

  1.凤凰崮下的相公心文化之崂山探秘水晶
残留的水晶石,估计质量差,不值钱
文化之崂山探秘水晶

2.小崂顶水晶洞

文化之崂山探秘水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