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烟是一种特殊的成瘾性的消费品,烟民的需求刚性以及背后隐藏的消费观念对卷烟市场的走势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进入2009年,经济发展的走势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不甚明了,在走一步看一步的情况下,
2009年上半年的卷烟消费状况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于2009年6月初完成的一项居民消费调查表明:虽然同是烟民,但因所处经济社会环境不同,城市、农村烟民在2009年上半年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多不同的变化。11.3%的农村烟民今年上半年的吸烟量减少,而城市烟民的消费则更稳定。城市烟民减少吸烟量是主动关注自身健康,而农村烟民减少吸烟则显得更为被动;城市烟民压力大、烦闷,熬夜多,靠吸烟减压,农村则是空闲中更多依赖吸烟消遣。
消费稳定性大比拼——城市烟民烟瘾不易变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08年12月发布的“2009年城市居民消费信心和消费预期调查”结果显示,近80%的烟民在2009年不会降低卷烟花费,卷烟消费稳字当先。那2009年上半年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本次调查中,在问及今年上半年吸烟量相比2008年下半年的变化时,城市烟民中保持不变的比例达到85.7%。农村烟民则对烟瘾略有克制,有11.3%的农村吸烟人口的吸烟量相比去年下半年有所减少,而城市这一比例只有8.2%。
健康观念大比拼——城市更贴己,农村更被动
随着健康观念的深入,部分烟民开始重新审视吸烟对健康的影响。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那些减少吸烟量、克制烟瘾的烟民都主要是出于健康的考虑。
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城市烟民健康观念更为贴己。减少吸烟量的城市烟民更多出于对自身健康的考虑,为此而减量的占85.7%;考虑到家人健康的相对较少,为47.6%。减少吸烟量的农村烟民中,对自己健康和家人健康的关注度相近,分别为55.2%和41.8%。
其次,农村烟民对健康的关注有点“马后炮”,相对滞后。农村吸烟量减少的烟民中,有9%是因为生病后医生不让抽烟,相对被动和滞后;而城市烟民减少吸烟则更多是提前预防,没有大夫强制的因素。
城市禁烟起作用,农村烟民收入很敏感
除了健康观念的加强,城市和农村烟民减少吸烟量还有不同的出发点。
城市关注健康的氛围更强。有33.3%吸烟量减少的城市烟民是因为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农村只有6.0%。公共场所禁烟在城市开展的力度更大,政策效果更明显,外界对健康观念的宣传和督促使得烟民耳濡目染。
农村烟民的收入敏感性更强。农村减少吸烟量的烟民中,有23.9%是因为实际收入减少,还有11.9%担心实际收入减少。在城市这两个比例则低了很多,分别为14.3%和4.8%。
生活压力大比拼——谁都不轻松
吸烟量增加的烟民中,主要是由压力带来的负面感受更强,在城市有60%感觉烦闷,压力大;在农村这一比例为48.8%。烟民在吸烟的过程中能够缓解压力,放松心情,舒缓紧张情绪,烟民对卷烟的这种功能需求因为压力大而增强,吸烟量自然就变多了。
不同的是城市和农村的生活情境的变化。城市烟民生活压力增大,养成熬夜等生活习惯,城市吸烟量增加的烟民中有46.7%熬夜情况比以前更多。而农村烟民则因无所事事而烦闷,农村吸烟量增加的烟民中有34.1%空闲时间增多。空闲时间增多的烟民往往是没有找到务工机会的,生活压力也会相应较大。不是不想进城打工,只是2009年上半年我国出口外贸的很多行业受到影响,农村打工者聚集的沿海城市的就业机会减少。
总的来看,金融危机对烟草销售的影响不大,深入分析今年上半年烟民吸烟量的变化趋势和产生变化的具体原因,则能对于烟草行业下半年的销售管理有一定的启示。首先跟进烟民的健康观念的增强这一趋势,降焦减害是未来产品研发的大势所趋。其次面对经济环境变化,城市烟民和农村烟民对收入的敏感性是不同的,要区别对待,农村地区烟草的投放量和投放结构可以考虑做出调整。第三,在城市的就业情况影响农村烟民吸烟量。从2009年上半年的情况看,农民工返乡增多,农民工进城就业机会减少,一种情况是空闲时间增多,增加吸烟量以排遣空虚和压力;另一种情况是实际收入减少,减少吸烟量以缩减开支,这种情况随着下半年经济情况转稳会有所好转,但仍会持续一段时间。
技术说明:本次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式,于2009年5月22日至6月10日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郑州、长春、西安、成都8个城市和江苏无锡江阴、河北邯郸武安、山东青岛即墨、河南许昌长葛、湖南长沙浏阳、山西太原古交、陕西渭南韩城、云南昆明安宁8个地区的小城镇及农村共3169名18周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的入户访问。数据结果已按各地人口规模予以加权处理,在95%的置信度下本次调查的抽样误差为±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