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性主义崛起的今天,女性以其消费潜力之巨大,越来越引起诸多商家的重视,被称为“黄金商群”。特别在日前金融危机下,女性的消费对拉动内需具有重要的作用。日前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与新浪联合进行的女性调查结果显示:24.9%的女性骄傲地宣称自己在家中挣钱比配偶多;超过6成已婚女性声称平均每个月从她们手中花出去的钱最多;金融危机背景下14.8%的女性担心自己未来一年里会被裁员,近6成女性有压缩开支的计划,其中近9成女性打算从自己下手,服装箱包、外出就餐和珠宝首饰成为她们首选压缩的三类消费项目。
本次调查为网络调查,从2009年3月11日11时起至3月13日18时,共回收有效问卷2,993份,其中女性用户2,612、男性用户381;
18岁以下41人、 19-25岁之间800人、 26-35岁之间1,445人、 36-45岁之间533人、
46岁以上的参与人数为154人。
女性家庭经济地位提升,“他”的工资“她”来花
本次调查显示,24.9%的女性骄傲地宣称自己在家中挣钱最多,同时,15.1%的男性承认妻子在家中挣钱比自己多。
虽然在多数中国家庭中,女性不一定是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但她们在消费方面拥有很大的发言权。63.9%的已婚女性坦言平均每个月从她们手中花出去的钱最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2006年9月发表的《中国女性社会地位调查报告》也显示:78%已婚女性为家庭日常开销和购买衣物做出决定;在购买大额商品,如房子、汽车、奢侈品时,23%的已婚女性表示她们能做出独立购买决定,其余的77%女性虽然会与配偶商量后作出决定,但她们的个人好恶会对最终决定产生重大影响。
在消费的过程中,女性带有很强的感性消费特质,“打折”和“情绪”对女性的消费影响明显高于男性:28.9%的女性承认自己碰到促销活动就容易消费;27.3%的女性承认情绪会影响自己的消费行为,分别高于男性9.7和6.8个百分点。男性的消费则更多由钱袋鼓瘪而定,46.7%的男性在刚发工资或奖金的情况下最容易去消费。
削减开支从己下手,服装箱包、外出就餐和珠宝首饰成为开刀首选
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居民消费信心指数跌至2004年以来最低点。本次调查中,14.8%的女性担心自己未来一年里会被裁员,女性的开销也随之进行调整,56.7%的女性有压缩家庭开支的计划,在有此打算的女性中,近9成人选择压缩自己的开销。失业担忧对削减开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担心自己会被裁员的女性中有超过7成的人打算削减开支,高于不担心失业的女性22.67个百分点。
在消费者心目中,一些具有较大弹性的消费项目成为人们削减开支的首选,其中,女性更倾向于削减服装箱包、外出就餐以及珠宝首饰方面的开支。在打算压缩家庭开支的女性中,分别有56.2%、54.5%和47.6%的人选择了这三项;对于男性而言,压缩消费则主要集中外出就餐和休闲娱乐两项(59.4%和52.8%)。相对来说,更多年轻女性(25岁及以下)会削减看电影逛公园等休闲娱乐的费用,58.97%的年轻女性选择了此项,高于46岁以上女性17.99个百分点;58.82%的46岁以上女性则会先从珠宝首饰等奢侈品下手,高于年轻女性17.99个百分点。
就业机会增多,接受更多和更高等的教育,更大的经济独立自主权、社会自由度和更多的选择,对中国女性的消费产生了重大影响,女性已经作为重要的消费力量悄然崛起。商家应密切关注这一力量、及时捕获这一信息并相应调整营销策略,以便于更准确把握女性消费者的需求脉动,找准时机,迎合女性群体强大的购买力量,同时,为女性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