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通货膨胀引发就业泡沫

(2010-02-26 06:24:20)
标签:

经济

财经

就业岗位

cpi

哈耶克

分类: 宏观经济

200912月份中国CPI较上年同期上升1.9%,远高于11月份0.6%的升幅。从2008年以来,我国的CPI始终保持在5%以上。

如果不适当收缩贷款,未来价格上涨压力一定会加大;如果收缩节奏把握不好,又可能带来企业融资难和经济下滑的风险。

长期的实践表明,适度的通货膨胀能够促进就业。这是凯恩斯理论的一个支撑点:即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带来经济繁荣和就业岗位的增加。

 

正如德国总理所说,“宁要5%的通货膨胀,不要5%的失业。”世界上大多数的人会同意这样的观点。确实如此,在应对金融危机以后,我国采取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起作用,对保增长、保就业起到了一定作用。

 

然而,哈耶克指出通货膨胀的致命要害,它使整个经济结构具有一种被扭曲、非均衡的性质。从表面上看能够刺激经济,使大多数的人获得就业岗位,但是通货膨胀一方面通过破坏市场机制,导致供求失调,造成资源在极大范围内的配置不当,使在规模失业在所难免。

另一方面,扰乱了相对价格和工资体系,产生许多错误的信息,将就业配置到并不是社会真正重要的部门中,就业岗位错误的在部门间转移,实质上加剧了就业市场的结构矛盾。

也就是说,通货膨胀不仅引发了收入降低和物价上涨的同时,还导致了就业泡沫。

因此,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是失业增加的原因,而不是治理失业的药方。这与凯恩斯的理论发生了冲突。

更为严重的是,通货膨胀导致了利益的重新分配[1]。在增加收入的过程中,即便有足够的支出可以被“不景气”的部门,使失业一时得到医治,然而一旦信贷扩张结束,需求分布和供应分布之间就会再次出现不一致。因此,通货膨胀是形成下一波失业的重要原因,

 

这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一波又一波失业的主要原因。试图将就业吸引到这样一些行业中,他们能否继续受雇于这些行业,完全取决于信用扩张是否仍在继续——或者让信用扩张无限期继续,或者扩张停止后出现更严重的失业。

我们利用通货膨胀而暂时得到的就业岗位,但长远看会使其更为严重的这种失业,其根源在于通货膨胀流向的误导。让各种类型的就业岗位根据不真实的需求变化进行不断调整,这是一个错误的配置方法。

也就是说,让通货膨胀继续下去维持就业的时间越长,失业就会越严重。能够让我们从这种我们所造成的局面中解救出来的灵丹妙药是不存在的。在目前情况下,仅仅阻止通货膨胀或使其放慢速度,都会引起实质性失业。

 

这并不是因为没有通货膨胀劳动者就找不到职业,而是因为通货膨胀将劳动才带进了暂时吸引人的职业,只要通货膨胀放缓或停止,这些就业岗位就会再次消失。

由通货膨胀创造出来的暂时的就业岗位,会随着通货膨胀的放慢而立刻消失,而通货膨胀的终止总是会造成伴有实质性失业的所谓“稳定化危机”。失业的原因是价格和工资偏离了它们通过自由市场和稳定的货币而形成的均衡状态。

正像不可能存在一切劳动力类型的统一价格一样,劳动力的供需平衡也是不可能通过控制总需求做到的。实际上,就业指数取决于经济中每个部门供需的一致性,从而也取决于工资结构和各部门之间的需求分布。

 

2010年,我国将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结构性调整。这是在宏观经济政策总体方向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改变调控的着眼点。通货膨胀应该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第一目标。

为此建议,财政政策应当以“促民生、建社保、调工资、稳投资”为目标,货币政策应当以“促进流动性的渗透性、抑制资产价格高涨”为目标。中央在稳定目前各类在建项目的政府投资,启动民间投资。对于地方新建项目和投资膨胀倾向进行适度约束。



[1] 《哈耶克文选》,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第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