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就业恒生博客大赛农民工张海超 |
分类: 生活感想 |
【我的2009】博客大赛:一个农民的就业选择
文/罗传银
2009年的金融危机,让恒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恒生还不知道中国有一千多万的农民工集体返乡,金融危机下出现了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
乡村劳动保障管理站的人找他谈话,自主创业还是参加技能培训,最吸引恒生的是新农村的改造,由政府投资建立一个太阳能发电站。邻居的兰大姐还想与他合建一个旅游客站。
恒生下决心就在农村干一辈子。
恒生在一个乡镇企业干起了老本行-钳工。恒生最痛恨的是,为了短期的经济增长,不惜一切代价毁林致富,不惜一切代价吸引外资开办污染性工厂,使农村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七月,恒生的家乡推行新农保政策,村上的卫生医疗保障站也开始动工。
城里的同事传来消息:技术工人的工资比大学生的工资高。市场经济的发展来势迅猛,恒生不完全懂得来龙去脉,但知道这是由国家4万亿投资和拉动内需所带来的。
老板传信,让恒生回去。
恒生没有回去。他不愿意想起每天的加班加点,还有被老板克扣的工资。
从电视上看见“开胸验肺”的张海超,恒生心想,自己的命运比张海超好多了。最后,卫生局长撤了职,社会上还有许多人为张海超申张正义。
2009年的夏天,出现了民工荒。这就是中国出现了“刘易斯拐点”。让恒生不能理解的是,在一年市场竟然出现两种供需不同的现象。恒生并不知道涵盖在这里面市场经济的意义,但是一种相当普遍的观点认为中国的经济政策对世界经济复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恒生所在的城市公布了两条消息,一是恒生工作的企业可能申请困难企业补助,实行农民工职业培训;二是企业实现不裁员,可以申请农民工社会保险费的补贴。这两件事都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像两具天平,称量出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日益增加的分量。
2009年,虽然农民工就业的权利写进了法律的天条,但想起老板拖欠工资和缺少社会保障的行径,也让恒生颇为置疑:是因为他们工作尽职了,还是由于他们工作不力?
过了没几天,公司的老板亲自打电话给恒生,要他回去上班。给他缴纳社会保险。这是恒生从来未曾想过的。老板亲口对他说,这些问题,迟早都会得以解决,按照政府规定办。
恒生明白,“新工荒”倒逼分配改革。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探求收入与分配的问题,这是因为国家正在关注劳动与资本的关系问题。
莫非这场金融危机,真让老板改变了心灵?
恒生想来想去,想清楚一个道理,国家转变经济增长的模式,劳动力成本提升将是大势所趋,企业关键要提高竞争力;自己是钳工,老板需要技术革新,需要的是有技术的工人。
恒生有点动心了。
从大的方面看,还可归结于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加速,虽然劳动者维权步履维艰,但是政府还是看到了这一方面存在的问题。
十月,中国人民迎来了无比自豪的生日—国庆六十周年。恒生的心与每一个中国人一样的跳动。
伴随六十年来第一声炮响,国旗护卫队队员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出发,迈着铿锵的步伐,寓意“从1840年至今169年的不平凡历程,中华民族不畏艰难,满怀信心,走向未来”。
恒生被深深地震撼了,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在这个时代不前进就是落伍啊。他的心,已经飞向城市里面去了。无论如何,他将要与老板展开新一轮的合作,为这个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恒生当上了钳工班的小组长。
转眼到了年底,更没有让恒生想到的是:恒生他们工厂的小姐妹们,刊登在世界性的报纸《时代》上。
他们的工厂,反映他们刻苦耐劳踏实工作令国家经济崛兴了。正是他们,令印上“Made in China”的产品攻陷全球;正是他们,令中国今年料可“保八”成功。
恒生的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
2009年的最后一天,恒生从电视看见,“首先,我们要解决那些常年在城里打工,有固定工作和固定住所而又没有户籍的人们,让他们融入城市,和城里人一样工作和生活,享受同样的权利和待遇。”
这是温总理的声音。
这一年的选择,对恒生来说是生命的转折点,自己是国家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