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城乡就业劳动者劳动力市场李影上海财经 |
分类: 充分就业 |
中国有多少农民变成工人?这个问题关系到农民的前途。先看两则消息:一则是微观的,一则是宏观的。
据 6月26日新民晚报消息:28岁的闸北沪太路龙潭小区的公厕管理员李影,在领取上海户口簿的现场眼含热泪。“今天真的是太激动了,我家老老少少、祖祖辈辈都是农民,1997年来上海打工至今一直都是打工者的身份,一直希望有天自己能真正成为这个城市的一员。”
李影说:“之前最担心孩子的入学和保障问题。现在拿到了上海户籍,孩子也随我落户上海,可以在上海念书了,保障方面也从原来的只缴外来人员综合保险改为缴纳四金了,而我爱人也有了通过配偶关系落户上海的希望。”
农民变成工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深圳市代市长王荣道出了更深层次的涵义:深圳“农民工”这个概念将会消失。“农民工”的第二代现已成年,他们在就业时会选择留在深圳。
这批农民工的下一代再来到深圳,穿的是T恤、牛仔裤,留的是很时尚的发型,他们不能再被称为“农民工”,他们不会像父辈们回到原来的土地,并且会待在深圳,起码不会每年回去过年。…
那么,中国有多少农民变成工人?中国社会科学院6月15日在北京发布了 《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NO.2)》,中国城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截至2008年末,我国城镇化率达到45.7%,与200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48亿,城镇化率提高9.4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3.78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从2000年起我国有1.48亿农民变成城镇人口,有本地农民变成工人的,也有外地农民变成工人的,两种途径可以折射出就业体制的五种变化:
一是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制度、体制和政策性分割正在消除,政府部门在强化就业服务和劳动力市场提供信息服务,包括合理分配教育、培训、医疗等资源,改进和加强城乡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和就业能力建设,缩小城乡劳动者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异所做出的努力。
二是我国就业体系实行城乡统筹就业,从转移的稳定性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模式有二种:第一种情况是稳定转移,劳动者户籍随同转移。这是比较彻底的转移。第二种情况是户口在原地的非稳定转移,劳动者只是外出打工,并不在外地安家落户。
三是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将城市就业和农村就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立足于城乡就业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适应和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实现城乡就业的统筹规划、良性互动和整体健康发展。
四是促进城乡统一就业市场应倡导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通过在能力建设的平等性、市场准入的公平性或者说非歧视性、劳动力市场信息获得的有效性、劳动力转移和流动的畅通性、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充分性等方面的努力,实现城乡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无障碍流动、自主择业、平等就业。
五是统筹城乡就业应该置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战略之中,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一体化地考虑就业与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外资政策、社会事业发展政策等的关系,实现就业与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