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从美国配置中得到的是什么?

(2009-05-15 08:24:55)
标签:

通用汽车

国际分工

工人

两端

产业链

美国

杂谈

分类: 就业危机

514,从《华尔街日报》传来消息,通用汽车计划将在中国生产的汽车销往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 Corp.)递交给美国国会议员的一份概要显示,该公司计划从2011年开始将在中国生产的汽车销往美国。

 

通用汽车目前在中国生产汽车,销往亚洲市场。不过该公司首次计划将上述部分汽车销往美国市场,以节约生产成本。文件显示,2012年和2013年美国从中国市场进口的通用汽车数量将分别增至38,000辆和53,000辆以上。该计划是通用汽车成本削减战略的一部分;该公司表示,计划在美国裁减21,000个生产岗位。

 

通用汽车有关增加海外市场对美出口的计划遭到了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的强烈反对。工会称通用汽车在美国得到了逾150亿美元贷款,公司不能用美国纳税人的钱来给国内的失业现象推波助澜。奥巴马当局正在接受对通用公司的破产程序和全国交织而来的失业率上升做出艰难的选择。

 

有人嘲笑美国说:“你不要把汽车当作高档货,你就把它当作小五金工具,当作凉鞋,当作一次性使用的内衣裤,这些早就在中国生产返销美国了,甚至返销到全世界,为什么汽车不可以?汽车是再普通不过的商品。”

这种说法正是符合了美国的心意!

 

微笑曲线的两端分别是美国的研发和品牌等,代表高附加值;中间最低点是中国的加工、制造,意味着低附加值。很久以来经济学界已经证明,在价值链两端(研发、设计、采购、品牌、营销、物流、金融等)的附加价值和盈利率高,而中段(加工、组装、制造)的附加价值和盈利率低。

 

很显然,全世界的汽车会在某一时段出现饱和。美国早已淘汰的汽车产业工人可以在高科技领域,以最快速的时间内找到工作,而中国的汽车产业工人只能在制造业或者更落后的产业领域找到工作。

 

目前,国际分工已经到了产业链战争的时代,发达国家和新兴的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整合产业链,寻求在价值链两端的位置,以获得更多的收益。而中国如果继续寄希望于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水平,在新型分工格局下是难以成功的,如果不改变当前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就不能改变中国为别人“打工”和“卖苦力”的角色,而且我们在技术上的升级越快,为别人创造的价值越多,这是新型国际分工模式所决定的。

 

通用也可以不在中国建工厂,请中国工人从华生产汽车,再出口到美国,表面上美国的工人肯定不高兴,美国国会、企业雇主与美国汽车工会一直来三角博弈,但最终的结果是中国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到时候美国人只能买日韩、和中国自己的厂商生产的汽车了,美国的工人就变成第三产业的先行者。

 

汽车生产向更廉价的地区转移应该是趋势。美国当局正在考虑在产业转移的时候控制好速度,避免太大的动荡。这就是全球化带来的结果,工人生活水平下降,跨国公司获利能力上升。

 

美国汽车工人不应该盯着外国工人抢占他们的工作机会,而应该想想其实是他们自己60-70美元的时薪逼走了自己的工作机会。中国不应该对自己的制造业产生幻觉,其实在争夺产业链的两端,是保存中国就业优势的最好时机。

 

世界在变平吗?我看是还是圆的,美国人的生活水平虽然会出现停滞和倒退,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也会大幅提高。但美国和中国产业结构的就业配置正好相反,美国的就业配置处于最高端,中国的就业配置处于最低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