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会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老百姓抱怨为什么总是找不到如愿以偿的工作。这里面涵盖一个重要的前提,只有足够的就业岗位让大学生和农民工挑选,愿意就业的大学生和农民工都能够就业,人力资源市场均衡意味着就业公平就业歧视都能够解决,这就是充分就业状态。因此,世界上任何国家最高的目标是充分就业,
目前的经济决策大多停留在与就业不相关的层面,按照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蔡昉教授的观点,如果宏观经济政策仅仅关注增长,甚至名义上关注就业却没有真正把就业作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就很可能导致宏观经济政策的误导,因此,如果政府真正重视民生问题,该是在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建立一种关联机制的时候了。
《中国充分就业》已经证明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的症结。宏观经济的调整应该建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相关的机制,这是一个国家能够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前提,更何况中国是具有人口资源的超级大国。就在前几天,中共党校周天勇教授认为,中国的绿色经济就是就业经济。充分利用劳动力的经济就是绿色经济,对中国来说,充分利用劳动力的经济就是绿色经济,这点首先要肯定,其它包括资源型经济、劳动型经济、能源型经济、土地型经济,还有技术型经济,都是不合算的。
中国的经济发展首先要让大学生和农民工能够获得充分的利用,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经济就是绿色经济,就是充分就业,尤其是中国,这是头号标志,但现在大家认识还不是很清楚。不清楚以怎样的方式让经济和就业同步增长?用什么机制去解决?既使是4万亿多的投资项目,还是要遵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循环规律。
我们应该肯定积极就业政策对中国目前就业危机的作用,但是从国民经济循环的角度来分析,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只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方面,我国社会发展进程还包括工业化进程、国际化进程、市场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因此建议目前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向充分就业政策体系转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