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我挺着大肚子在沙发上消磨时光,怀着一种很复杂的心情扫完了《Desperate
Housewives》的前三 季。当时还在职的我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离housewife有多近,直到在女儿的召唤下,我毅然回归为主妇之后,才 理解了Lynette、Gabrielle、Bree和Susan的“绝望”所在。只不过,绝望和希望总会形影随行吧?
Lynette的绝望在于她其实还没准备好。随着第一对双胞胎的降生,她迅速地接二连三地生着孩子。飞快地 成为了四个孩子的母亲之后,Lynette才开始审视自己的人生。Lynette不是没有职业女性的能力和精神,只是她 重新投入工作的动机不纯——就是想做成丈夫Tom没做成的广告案子,以期获得自我肯定。
脱下围裙,换上套装之后的Lynette终于呼吸了一把职业女性的新鲜的——不带着孩子屎尿和奶味儿的——空 气。耍了点儿女性特殊的小手腕,她拿下了那个重要的案子。不过这案子对Lynette而言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其 实连她自己都不清楚。有一件事倒是清楚的,就是当她夜晚回家后,逐个亲吻家里众多的、每一个熟睡的脸庞时 的幸福感是真实的。
Lynette这样的母亲,最符合我们国家所提倡的传统美德了。所谓的家庭事业两不误,那是需要条件,需要 运气的,一般人别想。虽然,我们身边的所有的女人似乎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但是,Lynette有一个特别大的优点,就是她相信自己是对的。所以,在教育她那三个顽劣的儿子时,她也 会使用非常OL的方式,很具契约精神:“如果你们敢跳下水塘,我就……啊!你们跳进去了!我保证你们要倒霉 了!”
人最可贵的是信念,所以蓬头垢面的Lynette总能让我们感到一股子韧劲儿。虽然她的教育手段对事件的现 场本身没起到什么作用,但是孩子们能从妈妈身上看到他们那位筋疲力尽的母亲的爱。而就是这种筋疲力尽的 爱,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能量来源,因为这种爱很真诚。所以,你可以看到,Lynette的儿子们虽然淘气但是却 精神充实,不缺少人情味。所以,难怪调皮的小儿子Parker居然会如此贴心地关怀邻居年迈的老太太,这确实多 少有些让人感动。
与这Lynette种真诚的母亲截然相对的,恐怕就是完美的主妇Bree了。她的一切都很漂亮,但是一切都不真 实。她的压抑就来自于苛求完美这件事。
我们身边似乎也总有这样的人存在,她的头发是一丝不苟的;她会做你想不到的松饼;她家的花圃里有你说 不上名字的珍稀品种;如果你去她家做客,会被她家里的洁净震惊得感到羞愧。我经常在心里质问这样的人:您 就是上帝派来给我找不痛快的么?Bree就是这样一个你挑不出毛病的主妇,所以你很容易不喜欢她。甚至她的家 人也不喜欢她。
旁人不喜欢她也就罢了,可是每天都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的家人也不喜欢Bree,这就比较拧巴了。拧巴的时 间长了,他们就难免会寻找其他的方式释放一下这份积郁。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这就是教育的魔力。这面魔镜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不反映父母的外在形态,而直接 反映他们的内心。所以Bree的儿子更愿意去爱男人,他成为了一个Gay;Bree的女儿未婚先孕,也有走向不良少 女的趋势。更让Bree吃惊的,也许是她的丈夫有定期去嫖妓的习惯。这其实也不奇怪,夫妻关系也是一面镜子 嘛。
举止端庄、仪态优雅、脸上永远挂着微笑的Bree在认清了自己的生活之后,基本陷于崩溃的边缘。崩溃一回 也好,彻底崩溃了才好获得重生。所以,当Bree会用枕头塞大自己的肚子,而准备为自己女儿的那个非婚生孩子 (实际上是Bree的外孙)打马虎眼的时候,我知道Bree已经接纳了。接纳自己的女儿不完美,接纳自己的儿子不 完美,接纳自己本身就不完美,接纳生活的不完美。我也是从这个时候,才开始有些喜欢Bree的。真正的自信不 是永远挂在脸上的微笑,而是在面对困难时,笑在心里的微笑。
Susan脸上的微笑倒是很实在,她是真的天性单纯,哭的时候是真哭,笑的时候也是真笑。如果按心理年龄 算,Susan还活在花季少女的时段里。因此,你经常能感觉到她的女儿Julie事实上是她感情上的母亲。据说 Susan的职业是为童书画插图,这份工作简直太适合她了。
不难想象,Susan每一次恋爱都会全情投入,认真地希望和对方结婚,所以这样的女人想要碰到好男人是需 要一点运气的。第一次运气不怎么好,前夫离开她和Julie跟着别的女人跑了。第二次,Susan又爱上了神秘帅哥 Mike。至少在前三季剧情里,Susan和Mike试图演绎着王子公主式的爱情童话。既然是公主,像Susan这样的女 人是决不会活在事业里的,她基本上就活在爱情中。随着感情温度的高高低低,她的情绪也起起落落,心里不痛 快时还需要Julie来安慰她。
如果说作为母亲,Susan对Julie进行过什么教育的话,那么Susan对女儿最精彩的教育就是她在女儿面前毫 不掩饰地暴露了自己的柔弱,比较经典的台词是“天哪,我该怎么办啊,噢,Julie,好在我还有你,我爱你。”
有个这样的母亲,Julie很自然地会变得坚强。这种坚强不是装的,而是出于她对妈妈的爱。她很了解她的妈 妈并非是东施效颦,而是真的怀有一颗敏感而纯真的心灵,这样的心灵易受伤害也是难免的嘛。因此,与妈妈的 多愁善感相应,Julie反而成长得相当自信而有条理,可以担当起这个单亲家庭。当Susan不小心对情敌过失纵火 时,是Julie劝妈妈勇敢地去和对方道歉;当Susan和Mike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是钱包里有点缺银子时,也是Julie 帮他们策划了美妙又便宜的仲夏夜婚礼。
无独有偶,前两天,我在开心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懂事的儿子撮合他单亲妈妈结婚的真实故事,那孩 子与Julie的性格很有点相似。这让我想通一个道理,破碎家庭未必不能教育出好孩子,关键在于单亲家长的心态 如何。家长不自卑、不虚伪、清晰地了解自己并且自爱,孩子就会吸收到这些美好的品质。
爱情对于Gabrielle来说也很重要。Gabrielle希望自己风情万种、人人迷恋,她确实也具有这个条件:天使脸 庞、魔鬼身材。所以这个女人能够上下通吃,从自家院子里肌肉发达的打工伙计到政府高级议员的候选人。
不过相比于爱情本身,Gabrielle可能更喜欢附属在爱情之上的其他东西,比如钱或者面子。所以我们总说, 长得漂亮未必是好事儿。金钱帅哥来得太容易,女人就很容易被物质化。人一旦有了追求,就会忙碌起来;但是 人一旦迷失了,也容易忙碌。Gabrielle就从来都不满足于她现有的衣服、鞋子、房子、车子,甚至是现有的丈 夫,她总是很忙碌。
不过至少,这样的女人有一个特别好的性格,就是她很直接,因为她对自己的物质追求很坦率。
严格地说,Gabrielle曾经当过一段时间母亲,再严格点说,当了一段时间准妈妈。虽然是意外怀孕,但是当 时的她确实准备接受上帝的安排了。她认认真真地开始脱下束腰的热裙辣裤,开始有意无意地吃起零嘴。要知 道,这些行为对于一个职业模特而言基本都是致命的。不过,上帝太了解Gabrielle了,所以它又给了她一个机会 离开“妈妈”这个角色。在一个小事故中,Gabrielle不慎从楼梯上摔下来,失去了这个孩子。在悲伤了一个小时之 后,Gabrielle发现自己又恢复了自由身,于是又神采奕奕地穿上性感套裙出门去了。不论怎么说,这个女人还算 是个头脑清晰又负责人的人,一个没准备好作母亲的女人,最理想的选择就是不要作母亲。
看盘的时候,我总是很期待Gabrielle出场的镜头,理由特别简单,因为她养眼。但是关上电视之后,最少想 起的也是这个角色。男人很容易被物质化,因为他们的大脑就是个理性的运算器,只能在物质世界里工作;而女 人,还是离精神世界近一些会更可爱吧。
不要忘记Mary Alice,这个女人纯粹是个精神尤物。所以,在开场的第一集,她的灵魂就回归到精神世界去 了。多亏她的自杀,让我们有了俯视这些主妇们生活的机会。但是随着Mary Alice的神秘身世被层层揭露,我渐 渐对这个女人也产生了兴趣。
在Mary Alice还不叫Mary Alice的时候,她是一名公益组织的志愿者。这样的职业基本上都属于绝对的精神 追求者。为了能和意外收养的儿子Zach永远在一起,Mary Alice携夫带子远走他乡来到这个故事的发生地 Wisteria Lane,并且改名叫做Mary Alice。
一个物质追求者一定有着特别坚定的唯物主义观。物质是第一性的,没必要有太多精神上的反省和自责,即 便是你不小心杀了个人,处理好尸体不就行了?只可惜Mary Alice恰恰不是一个物质追求者。当Zach的生母反悔 而试图夺走孩子的时候,Mary Alice在绝望中挥动匕首想吓退那个女人,却不小心真的插入了对方的要害。虽然 尸体处理得天衣无缝,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Mary Alice始终生活在自责和恐惧当中。最终,她还是用死亡解脱 了自己。
再来看看Mary Alice深爱的养子Zach,你会感觉到什么?这其实恰恰是一个缺乏爱的男孩!Zach性格怯懦而 又乖戾。在得到了外公的财富之后,他就迫不及待地用金钱打造出一个Zach阔少爷的形象,因为他根本一点都不 爱那个从前的自己。这就如同,Mary Alice也并不爱她自己一样。
虽然由于剧情安排,Mary Alice教育孩子的部分无法展现,但是你可以想见,Mary Alice在面对Zach时,心 里所怀有的是对自己杀害其母的深深的愧疚。这种感情不是爱,即便它是用爱的伪装表现出来的。本质上,Mary Alice对Zach的所谓的爱更像是亏欠的感情“补偿”。在“补偿”中长大的孩子实际上仍然没有得到真实的爱,他和在 爱中长大的孩子相比,状态是大相径庭的。这倒是又一次论证了:不真正爱自己的妈妈是无法真正去爱孩子的。
艺术上的极端更容易彰显人性,而我们这些现实中的主妇们,也许心里也都住着一个Lynette,一个Bree, 一个Susan,一个Gabrielle和一个Mary Alice,只是各占的比重不同罢了。剧中人物的绝望已经远去,留给我们 的还是真实的生活。在绝望和希望之间,界限其实极其模糊。每次当我灵光凸现地一闪,就会发现,在绝望最深 的地方就是希望开始的地方。
文/钟毛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