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给双双读绘本,小东西只会流着哈喇子傻乎乎地看画儿,我倒是经常被感动得跟什么似的,与其说是给她读绘本,倒不如说是给自己读。
如果你能在“蜡笔”的“蜡”字儿下面看见一个黄色的小东西,它就是这本书的主人公,一截子小蜡笔头儿。因为是给婴幼儿阅读的绘本,这个故事极短,大概也就几百个字。一截被人扔掉的小蜡笔头走出垃圾桶,染黄了旧童鞋,染黄了破玩具车,最后纵身一跃,染黄了天边那颗暗淡的星星。
读完这个故事,我觉得心好像突然揪了一下,不能平静,但是我也说不出来究竟是什么地方打动了我。这几天回味了很久,发现这个故事,其实是在教育我们如何面对衰老和死亡。
既然这个阶段是人生必须要走过的,就确实没有必要回避,思考如何老去、如何死去应该与思考如何度过青壮时代同等重要。遗憾的是,直到现在我也没有能从父母老师那里获得太多他们自己对死亡的思考。唯一印象比较深的,倒是比较早的时候看的尼古拉斯凯奇的一部片子《weatherman》。片中凯奇的父亲发现自己来日无多时,别出心裁地给自己举办了一场“活葬礼”。“葬礼”如香槟酒会一般温馨,“死者”终于能在有生的日子里看到了自己想见的亲朋好友,度过了余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小蜡笔头儿年轻的时候也是一支意气风发的金黄色蜡笔,至于当年如何风光已不得而知了,故事一开头就从他的晚年讲起。我不知道我老了以后是不是也会被那时的年轻人们认为没用,小蜡笔头儿的命运却是如此,所以被处理进了垃圾桶。不过他最可贵的品质就是自我认可,没有甘愿就此退休,而是大声叫着:“嘿!我还能用呢!”虽然没人搭理他,却不影响他坚持的执著。
走出垃圾桶后,他再也没有碰到过图画本和填彩书这种正经工作了,但是这些似乎都不是什么问题,只要能找到有用的地方就行。一双旧童鞋上的黄色鸭子图案是不是崭新,一辆破玩具汽车的油漆是不是发亮可能都不会有人在意,不过这些对于小蜡笔头儿来说都有意义,因为他是黄色的,他便对这世界上黄色的部分负有责任。
每次工作过之后,小蜡笔头儿都会变得更短,他的生命已经接近了尾声。天边有一颗哭泣的星星,因为它的光亮就快要消失了。如果能让天边那颗星继续照亮人间,失去生命又有何可惜呢?小蜡笔头儿飞到了天边,用最后那短短的身体化作了星星。不会再有人记住人间蒸发的小蜡笔头儿了,除了旧童鞋和破玩具车,但只要有人记住自己就足够了,抬起头,天边有颗黄色的星星。
作为一个人,孤独地来到世界,离开的时候也终究是孑然一人,能做到像小蜡笔头儿这般洒脱,在奉献中坦然面对终点确实不易。童话人物自然有着自己故事情节。不过把这截小蜡笔头儿留在心里,等到我真的老去的那一天,也能在心底呼唤道“我还能用呢!”就好了。
可惜双双离死亡教育的年龄限级还差得太远,还是从节约用品的角度给她讲这个故事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