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妖精的旋律
妖精的旋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120
  • 关注人气:2,0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塔塔NANO与其说适合印度,不如说更适合中国

(2009-04-03 08:42:55)
标签:

汽车

nano

气囊

abs

塔塔

印度

杂谈

在看到早间新闻时,我并没有多少想法,不过老爸说:“真便宜,如果要适合国内农村的道路,必然会畅销无疑。”听后我不禁动容,即便是早先国内的奥拓也配置的可圈可点,而此次的Nano,没有助力转向、电动车窗、甚至连安全气囊、刹车防抱死系统都没有,前挡风只有一根雨刷,最有特色的是,没有副驾驶一侧的反光镜。

 

    其实,我没觉得Nano有什么可嘲笑的,当拉丹·塔塔提出要开发10万卢比的小型轿车时,西方的汽车分析人士对此根本不屑一顾。而当这款标价1980美元的家用车发售时,各国的汽车分析人士纷纷评论其产生的影响。但不论Nano在国内能否被称为汽车,仅仅是塔塔的目标就让人惊心,Nano在印度国内市场销售两年或者两年多后,会将这款车出口到非洲、拉丁美洲及东南亚地区,尤其中国市场。

 

    我不敢肯定拉丹·塔塔的这种目标是否能够实现,但我能肯定的是,这必将招来N多人的嘲笑,因为国内市场上就根本不需要类似Nano这种怪胎形状的汽车,这或许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塔塔NANO与其说适合印度,不如说更适合中国

 

    暂不过多评论,就单说Nano,据说排放已达到欧四标准,也通过了正面撞击测试,0.62的两缸发动机非常节油。材料上说,印度政府没有规定上路车辆必须拥有ABS和安全气囊,也就是说Nano的安全仅仅是一层铁皮,至于激光焊接等技术,我想肯定也是没有了。但我们也别忘记,在国内仅仅是新注册车辆必须安装ABS的规定,而至于SRS安全气囊却没见到明文规定,如果Nano要来国内,安装ABS之后也用不了多少钱吧。

 

    对于安全气囊,其价值和用途远远没有安全带那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救命的角度讲,安全气囊的作用不如安全带。可能会有人以为自己的车装备了安全气囊,是否扣安全带就无所谓了,这种想法其实是错的。也许有人会说,安全带才二三百元,气囊要二三千元,如果是侧气囊还要贵一些,装车率很低的充气幕帘就更贵了,那还要气囊作什么?

 

    这个道理就如同LV包的寿命未必顶得上5个普通包,但价格可能足够买20个普通包一样,只能是看购物者的需要和能力,各取所需罢了。只能说,气囊在商业上被成功的炒作了,让气囊的作用被无限放大。形象地说就是,二三百元的安全带是最主要的,二三千元的气囊只起补充作用,几千元的气囊产品的作用更小。

 

    回到话题,前阵子为了散心,我去乡下生活了几天,期间还参加了农村式的婚礼,最大的感受就是,“农民很淳朴、婚礼很麻烦”。暂不说农村婚礼的麻烦,单说目前农村的条件,我待的地方基本是在大山里面,虽然有大客车通行,但远没有乡镇那种级别的富足。不过,让我惊奇的是,很多人家已经应用上了电磁炉等电器,告别了以前那种烟熏火燎做饭的日子,至于其他惊喜的地方还有很多。

 

    农民的条件好了,仅从婚礼的费用就可以看的出,6~7万元的结婚费用,有的甚至还会更多。期间,我自然聊到了“汽车下乡”的话题,但他们认为目前汽车价格还是太贵,一年还要缴纳不少的费用,不适合农村的使用,其应用价值远不如微型面包车来的实惠,因为面包车还能送货,同时也适合农村的道路。同时,即便是乡镇城市如果不是限摩,改装的三轮车及黑车未必会如此之多。

 

    我突然觉得,与其说Nano适合印度,不如说更适合中国,就是不知道Nano是否会国产,只要它把ABS加上,完全能够进入国内市场,至少1万元左右的价格,必然会另不少人心动。这让我想起了奇瑞QQ,除了多了一个气囊之外,配置并不比Nano高多少,当然QQ还比Nano在副驾多出一个反光镜,但一个反光镜+ABS的价格才多少,而QQ在整车上要比Nano贵了不止一倍的价格,

 

    据资料,欧洲版Nano全金属车身,配备电动助力转向、安全气囊、ABS和ESP等先进功能,LED的雾灯,安全性全面提升,能更好地满足欧洲消费者及政府监管层的安全要求。所以我就想,如果Nano符合国内基本安全标准之后,真的来到国内的话,凭借其低廉的价格,那么在微轿市场上打拼的国内厂商,倒下的恐怕将不止是一两个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5d40270100cpmz.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