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2008年下半年开始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汽车产业陷入萎靡。尤其是习惯了连续五年高速增长的商用车企业,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面前显得措手不及,产销下滑,利润缩水,振兴形势异常严峻。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稳定汽车消费,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在经过了几番审议讨论之后,终于对全社会公布了《汽车产业振兴规划》,《规划》中的很多细节对振兴我国汽车业具有直接的指导和拉动价值,乘用车近期出现回复性反弹。
但整个《规划》对商用车的明确涉及除“汽车下乡”补贴之外,再无别的,这让等待政策救世的商用车企业多少有些失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今年1~2月份我国商用车整体仍然同比下滑明显,1月全国商用车销量同比下滑36.46%,
2月商用车市场境况依然惨淡,重型货车负增长29.11%,仅有中、轻、微货车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以此还能勉强支撑整个商用车的尴尬下挫局面。前两个月,中国重汽销售重型卡车5226辆,同比下降34.90%。其中2月生产了7300辆,但只销售2912辆。东风汽车1月轻型商用车销量同比下滑49.72%。尤为严峻的是,东风所产康明斯重型商用车发动机下滑59.93%,进一步表明国内重型商用车形势恶劣。
2月轻卡市场小幅反弹,不过全国轻卡市场总体情况仍不乐观,尤其是进入3月之后,市场意外的再度转冷,并没有出现
“汽车下乡,轻卡增长”的预期。
“没有农民愿意为了几千块的补贴,掏出几万块来买一台轻卡。”这也许是“汽车下乡”轻卡企业不得不面对的尴尬。
难道商用车对振兴车市、拉动经济影响不大,国家为何政策难以涉入呢?从2008年数据来看,虽然商用车在整个汽车市场中的比重只有28%,但其全年产销262万辆的庞大数量对拉动内需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更为重要的,商用车作为国民经济的生产资料部分,是老百姓“赚钱的工具”,它对社会物流、旅游、公共交通等产业链的综合效应更为显著,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商用车的盛衰状况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天气预报”,商用车供求旺盛,国民经济运行良好,反之,则经济陷入窘境,运行不畅。同时,商用车还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城市建设、物流运输、公共交通等领域,商用车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而今,全球经济发展遇阻,我国商用车更是步履维艰,面对这种境况,振兴商用车市场比振兴乘用车更为紧迫,市场需要政府对商用车尽快出台扶持政策。商用车不景气,车市谈不上真正复苏。(江忠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