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同题作文——我推荐一本书】;李兆清《安的种子——莲花种子展人性》(12)

标签:
情感文化杂谈 |
【师生同题作文——我推荐一本书】;李兆清《安的种子——莲花种子展人性》(12)
这是个关于爱与等待的故事。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可以从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这样个怀抱种子的人,当你有了一棵种子的时候,你会是本?是静?还是安呢?
好
书
安的种子
莲花种子展人性
——读《安的种子》有感
大唐现代双语6年13班 李兆清 指导老师 王洁
毛泽东主席曾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但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书给人的道理是伴随一生的,好书更是如此,从道理中生出一番风趣,老师最近给我们推荐的书籍《安的种子》便是后者,所以,我想给大家分享这篇书,从这篇书中收获果实。
《安的种子》讲述了当年冬天雪花纷纷飘落的时候,寺院里的老师父给了本、静、安每人一颗古老的莲花种子:“这是几千年前的莲花种子,非常珍贵,你们去把它种下去吧!”
本是个急性子,一听到要把千年莲花种出来的消息时,立马拿起了锄头,挖出了一个小坑,随意的把种子扔进坑里,把土又盖了回来,浇了点水便走的无影无踪,过了几日,本回到此处查看种子是否发芽,可拿锄头反复挖开寻找,却怎样都找不到,等到本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的种子早在雪地里冻死了,枯死的种子渐渐消失,成了其它平平无奇的树和顽强生存的小草的养料。
而静呢,他深知种出千年莲花的难易程度,便找来了最好的金盆,挑选了最温暖的房间,使用了最棒的花土药水,安放在房间,每日仔细照看,而这时的安呢!从房间的窗户望去,原来根本没想在现在种千年莲花,而是准备下山挑水呢!
不久,静的种子发芽了,静把它当成了宝贝,但静害怕有任何一只虫子飞进房间,吃自己的宝贝,静一想到这些就很后怕,使用金罩子罩住了它,没过几日,种子因为没有氧气和阳光,结果枯死了,静伤心不已,在桌前抱头痛哭,静也知道自己的错误,但也无力回天,可这时的安还在家中悠闲的做斋饭呢!
给那颗种子一直被安放在胸前,然后像往常一样平静地为寺院扫雪、做斋饭、挑水,课后在院中随意散步。直至春天,安把种子放置在池塘一角,有一天挑水时便看它露出了嫩芽,到了盛夏的清晨,在温暖的阳光下,古老的千年莲花盛开了。
这本书能看到很多家长的影修正栏子,本因为没有在合适的时间做了不合适的行为,使得种子还未生出嫩芽便死亡了,这不禁让我想到那些家长,把孩子放在不好的环境中,还不管不顾,孩子怎能成为家长想象中的龙或凤?
而静呢?他的行为与本有着很大的不同,各项事情都处理到位,可是,事情不能都做过头,我的父母经常在我耳旁念:“儿子,溺子如杀子,我们肯定不会不管不顾,甚至亲爱过头的。”
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我的父母不会是前两者,他们的行为与语言和文中的“本”一模一样,在合适的时间中在合适的地点做合适的事,这也是取决家庭是否和谐的关键一点。
而我们也是像“安”那样才能慢慢成长,不像本那样急于求成,急躁不安,也不像静那样放过自已,不经风霜,要如同安那样,放慢脚步,踏踏实实走完接下来的路。
推
荐
思维导图
汤老师的话:有幸看到《安的种子》的人们,我希望你们能读给孩子听一听,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故事。看了这本书,感动的是画中透露的安静的感觉,是故事中散发的安的平和的心境,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里,安的那份平和的心境,宛如潭清激静的水,是多么难得。
【我的随笔——推荐一本书《安的种子》】我们有没有得到过“千年莲花的种子”?(1)
【我的随笔——推荐一本书《安的种子》】我们都有得到过“千年莲花的种子”(2)
【师生同题作文——推荐一本书《安的种子》】倪可瑞的课堂随笔(3)
【师生同题作文——推荐一本书《安的种子》】李金阳的课堂随笔(4)
【师生同题作文——推荐一本书《安的种子》】刘承溪读《安的种子》,悟“等待的智慧”(6)
【师生同题作文——推荐一本书《安的种子》】王键豪读《安的种子》,悟孩子的成长(7)
【师生同题作文——推荐一本书《安的种子》】白晨读《安的种子》,感悟静待花开(8)
【师生同题作文——推荐一本书《安的种子》】刘柏铭读《安的种子》,感悟生活之道(9)
【师生同题作文——我推荐一本书】张梓佳《红岩》(10)
【师生同题作文——我推荐一本书】五年级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