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造船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2009-09-08 16:24:06)
标签:
造船业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年功序列日本财经 |
分类: 【精文推荐】—热点话题 |
日本造船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编辑:王维
日本造船企业不论规模大小,都非常重视人的因素,重视发挥人的积极作用,激发人的潜在能力,融入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创立了独具特色的“终身雇佣制度”、“年功序列制度”和“企业内工会制度”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不同企业采取了不同的管理办法,但是,重视通过教育培养人才和加强员工系统的在职培训,重视教育与企业发展、市场需求变化和国际化经营需要相结合,要求在职员工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通过对在职员工进行终身教育培训,把企业的未来与员工的未来紧密联系起来的主导思想是一致的。
日本这种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为日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是成功的。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以及日本企业面临的经济衰退压力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旧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日见明显。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日本经济的长期萧条和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
日本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并行发展的要求,更有效地强化对职工的激励机制,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了一系列变革。1、引进“能力主义”原则,提高工资中职能工资的比重,开始奉行业绩主义,导入年薪制,以业绩评估来决定职工年薪的高低;
2、以终身雇佣制度为基础,发展多样化的雇佣方式,根据职工不同的身份、雇佣形式和期限的差异,实行业务型工资、工作地型工资以及职务型工资等不同的工资结构,发展复合型工资管理;
3、在晋升方面,打破了原来按年功晋升的做法,提拔有能力的青年人从事管理工作,并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岗位调整。对职工的业绩数量指标,如达到所规定的指标,不论年龄高低,都有可能获得晋升的机会,并得到与其相应的报酬。
综上所述,
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正在逐步转变,终身雇佣制作为日本企业传统的经营管理制度仍然得到企业的重视。但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引进能力工资和年薪制,导致与企业紧密相关的年功序列制度受到冲击,企业职工工资总额中年功部分下降,使年轻职工与老职工的工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因此,如何建立职工长期稳定的就业和人才流动的新体制,并逐渐引进和体现能力主义和业绩主义的考核体系,将成为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重要课题。《科技信息摘编》2007年第06期
目前日本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为: 1、重视员工教育与培训; 2、重视鼓励员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3、重视员工岗位轮换与合理使用;
4、慎重进人,严格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