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企业融资结构与治理结构效率

(2009-04-23 07:14:49)
标签:

融资结构

治理结构

经营者

代理问题

资本结构

日本

文化

分类: 【精文推荐】—热点话题

日本企业融资结构与治理结构效率

      编辑:白益民    收录:【日本第一】(blog.sina.com.cn/japan001)   

 

   http://www.bookschina.com/cover1/2006/060420/1385497.jpg

   作者包小忠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2  


    日本企业的融资结构与治理结构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这种治理结构是否有效率;作为根源,日本企业融资结构的特点是怎样的,它在发生(即将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并将使治理结构怎样变化……这些问题就是本书所要研究的。本书从企业融资的角度对治理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内容翔实,论述系统,观点清晰,是一本较为优秀的论著。


图书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企业的融资结构与治理结构
第一节 现代公司制企业和代理问题
一 现代公司制企业的发展
二 “两权分离”
三 代理问题
第二节 公司治理
一 公司治理和公司治理结构的涵义
二 股东的治理和债权人的治理
三 公司治理需要具体解决的三方面问题
四 最优的公司治理结构
第三节 企业融资结构决定治理结构
一 企业融资结构的涵义
二 企业融资结构决定治理结构的机理
三 企业最优融资结构与最优治理结构
第四节 新资本结构理论与公司治理结构
一 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信息传递
二 资本结构与经理人激励
三 资本结构与控制权分配
四 相关评论
第二章 日本企业融资结构的特点
第一节 高比例银行贷款和主银行融资
一 企业高比例的银行贷款
二 主银行贷款和持股
第二节 企业法人相互持股
一 法人持股的比重大
二 相互持有的比重大
第三章 日本企业融资结构与经营者选拔
第一节 代理理论的一点不足
第二节 资本雇佣劳动的有效性
第三节 不同于英美的日式经营者选拔
一 英美企业中的经营者选拔
二 日本企业独特的内部“缓慢选拔经营者”
三 “经营者选拔经营者”
第四节 相互持股和“经营者主权”
一 个人股东放弃投票权
二 “大股东治理有效论”及其约束条件
三 “稳定股东”和经营者成为“虚拟大股东”
第五节 主银行相机更换经营者
第四章 日本企业融资结构与经营者监控
第一节 “道德风险”问题与日本企业经营者监控
第二节 日本的主银行监控
一 融资基础上的主银行与企业关系
二 主银行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位一体监控
第三节 主银行监控的优势
一 银行监控具有优势的有关理论及评价
二 美日债权人监控有效性比较
三 主银行的监控“激励”
四 监控成本的节约
第四节 主银行监控的劣势
一 借贷关系是主银行监控的着力点
二 二重代理问题使监控有效性下降
第五章 日本企业融资结构与经营者激励
第一节 经营者激励的一般研究
一 代理理论的核心内容
二 最优激励机制的设计
三 经营者激励的现实构成
四 报酬激励的强度
第二节 日本企业经营者激励若干研究评述
第三节 日本企业的破产激励
一 债务作为一种约束性激励
二 日本企业的破产激励与主银行
第四节 相互持股和M&A激励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