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白益民
白益民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271
  • 关注人气:18,6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民日报》载文:破解日本企业不败之谜

(2009-04-23 06:57:41)
标签:

经济

综合商社

《人民日报》

铃木公司

日本

财经

分类: 【精文推荐】—热点话题

《人民日报》载文:破解日本企业不败之谜

                           ——看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的日本企业

      编辑:白益民    收录:【日本第一】(blog.sina.com.cn/japan001)     

  

      http://news.tom.com/img/assets/200412/041217150710yy121706.jpg

       2001年度"亚洲企业1000",日本上榜企业711家,占71.1%,冠军是丰田汽车


   亚洲周刊"亚洲企业1000"排行榜不久前揭盅,资料显示日本企业并没有因该国持续10年的经济衰退所拖累,众多日本企业在亚洲市场仍占重要的地位。但数据显示中国、韩国、新加坡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也正在冒升。

  "亚洲企业1000"排行榜是以2001年度或最近公布的年度营业额排名,日本上榜企业数目最多,达711家,占71.1%,冠军是丰田汽车。第二是韩国,共67家企业入榜,占6.7%,冠军是三星电子。除了韩日,其他国家和地区排名较前的公司是石油、电力、能源、电讯等具独占性质行业以及国营为主的公司。

  日本向来以"综合商社"为经济的主干,而这些传统综合商社的关系企业众多,而且规模都很大,也是日本企业在亚洲1000大占尽优势的原因之一。例如前500名中,共有12家以住友为名的企业,10家以三菱为名的企业,9家以三井为名的企业。韩国也有同样的情况,在前500名中,有6家以现代为名,5家以三星为名,5家以LG为名的公司。但丰田汽车"冲破"这些传统综合商社的"重围",成为冠军,诚属难得。

  现任台湾《经济日报》总主笔的财经学者马凯指出,日本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即使目前面临经济严重衰退的局面,也是小公司先倒,大的企业暂时不受影响,即使有影响,也不会立刻变成小公司。

  香港城市大学管理科学系副教授曾渊沧表示,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已开放,是亚洲最早学习西方技术的地方,加上人口庞大,足以发展经济和科技,因此经济及科技遥遥领先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所以尽管日本经济已经衰退10年,但它还是亚洲第一。据统计,2001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4.1万亿美元,中国仅1.1万多亿美元。

  不满足于眼前的收益,始终把眼光放远,不断开发新产品,这是日本大企业的成功秘诀之一。
在经济衰退出现之前,日本企业的独特之处是它们拥有"三种神器":终身雇佣、工龄累计、企业内工会保证了工人们的安心和精密的制造。但在高失业率的时候,这些"神器"顿时变得不合时宜,要走出困境,能否彻底改革是成败关键。

  佳能总经理一上任便决心把赤字产品撤掉,一反日本企业不撤掉既有产品的传统,因为这涉及裁员问题。他把既有产品的员工转移到公司的其他部门,使公司集中发展照相机等擅长产品。"细胞生产方式"取代"传送带方式"也是佳能改革项目中的一个杰作,这有助增加员工的工作热情及创意,在2001年佳能在逆境中却有10 00多亿日元盈余。

  外国家电与日本产品互争市场,甚至进入日本市场,这对日本企业的发展无疑是一种威胁。但是日本人面对危机的态度却是异常冷静及清晰,以铃木公司为例,在遇到价廉的外国汽车时,他们随即"转变制造产品的观念,将产品质量的标准从过剩转为适当",这立即使铃木公司出产的"来茨2号"降价3万日元以对抗外国货。

  三洋公司却把握与竞争对手合作的机会来减少危机带来的冲击。该公司去年1月与中国海尔开始了全面合作,其中包括利用各自的销售网销售对方的产品。这种敢于与对方合作的气魄与斗志,正是日本企业过人之处。

  以营业额计算,日本企业虽然雄霸亚洲,但经济的疲弱却显现在它们的盈利方面,711家上榜日本企业的纯利总计是亏损32亿余美元。相反的,中国大陆34家上榜企业的纯利总计则居冠,达168亿余美元。(来源:人民日报  2003年3月17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