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制造业致胜模式

(2009-04-17 06:33:17)
标签:

制造业白皮书

武藏

日本制造业

薄膜

曲线

财经

分类: 【精文推荐】—热点话题

日本制造业致胜模式

           ——从《制造业白皮书》看日本制造业 
     编辑:白益民   收录:【日本第一】(blog.sina.com.cn/japan001)

       

     http://www.jstarbriefs.com/images/main.png

     日本把纳米科技·新原材料作为制造业竞争力的源泉
 
  “《日经制造》早在2004年10月号的特集中,就指出了武藏曲线的重要性,《制造业白皮书》的调查结果也证明了其准确性。” 

     日本制造业如何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胜出?应该重点发展哪些领域?——现在随处可见分析关日本制造业致胜模式的文章。纳米科技·新原材料的网站(日文)准备以“材料”为焦点,把这一重大课题作为制造业竞争力的源泉,刊登若干篇连载。本文就从2005年6月发表的《2004年度制造业白皮书》(日文)说起。 

 

“制造.组装”的高利润率

 从今年发表的《制造业白皮书》来看,有两个令人关注的观点,第一是在对不到400家制造业企业进行调查时,对于在“研究”、“开发·设计·试制”、“制造·组装”、“销售”·“售后服务”等业务阶段(工程)中,“哪一个业务阶段的利润率最高”的问题,得到的结果是“制造·组装”利润率最高的企业非常多。

 在从事“制造·组装”的企业(360家)中,有44.4%的企业回答“制造·组装”的利润率最高。其次是“销售”(325家)占30.8%、“售后服务”(257家)占10.5%、“开发·设计·试制”(335家)占8.4%。

 把业务流程当作横轴而描绘出的利润率曲线就是著名的“微笑曲线(Smile Curve)”。因为在描绘出的曲线中,“制造·组装”的利润率最低,整个曲线酷似微笑的嘴巴。但此次的结果却绘出了完全相反的曲线,反而是“制造·组装”的利润率最高,成了所谓的“武藏曲线(指和微笑曲线相反的拱形曲线)”。   《日经制造》早在2004年10月号的特集中,就指出了武藏曲线的重要性,《制造业白皮书》的调查结果也证明了其准确性。武藏曲线是索尼中村研究所的所长中村 末广命名的。他的思路是,二刀流中的一刀掌握了市场的变化确定出最佳的出货,另外一刀对材料和零部件进行最佳采购,这两刀可以减少库存从而改善收益。

   在《制造业白皮书》中,还发表了对不同行业中哪一个业务阶段利润率最高进行调查的结果,回答 “制造·组装”最高的行业是汽车行业,回答比例超过了66.7%。另外,在对中小企业进行同样的提问时,回答“制造·组装”的也高达63.1%。这表明尤其是在制造领域中,有许多企业认为其他公司根本无法模仿的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等才是利润率的源泉。

 

高竞争力的部材产业

  《制造业白皮书》中另一令人关注之处,就是指出了材料产业是日本“优势的源泉”。白皮书以信息家电产业为例,发表了与成品厂家相比,材料和元件厂家拥有更高市场份额的调查结果(图3)。

   白皮书中所举之例就是液晶面板的偏光板。偏光板通常使用的是这样一种薄膜:通过拉伸吸附了碘类材料的PVA(Polyviny Alcohol)使分子方向一致,光通过拉伸后的PVA的振动方向也完全相同。但实际上液晶面板所使用的偏光板并没有这么简单,而是多种高分子薄膜层积的结构,如防炫光·防反射薄膜、TAC薄膜(保护薄膜)、粘着薄膜、位相差薄膜等。原料都是丙烯酸树脂等,但根据各种用途对原料进行调整并加工成薄膜的技术却是日本材料厂家独领风骚。

   白皮书指出,日本的材料厂家之所以能把竞争力提高到这样的程度,归功于他们长达十年、二十年之久的材料研究与开发。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新原材料热潮中,诞生了一些新原材料,各材料厂家在热潮消退之后仍把这些原材料当做火种,孜孜不倦地提高性能,不断努力开拓新用途,到现在终于开花结果。其他厂家即使是想模仿,也不可能轻而易举就制造出同样的东西。

   《制造业白皮书》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我国所积累的部材产业,上游~中游~下游各阶段已经磨合并衔接起来,成为近年来数字家电等新产品开发成功的主要原因。”

 

联合开发的合作伙伴向全球化发展

   不过,对原材料产业来说,商业伙伴不仅仅是日本的数字家电产业。就从白皮书所举的偏光板来说,最大的客户是韩国的三星电子公司。材料开发具有这样的特点:在原料→材料→部材的流程中,必须与客户方密切磨合。日本的材料厂家就在与最大的客户——三星电子公司进行着积极的合作开发。

   上周,笔者有幸采访了三星电子液晶显示器的最高领导San-Wan Lee。San-Wan Lee提到,目前三星电子把扩大液晶显示屏的电视市场视为最大目标,正在大胆下调面板价格,彻底降低成本。

   一般认为在液晶显示屏方面,用于个人电脑的部材成本是40%~50%,用于电脑的部材成本则增加到60%,如果是更大尺寸的产品,就会达到75%。

   Lee谈到了以下三项降低部材成本的战略:

    (1)去掉可有可无的部件(比如,去掉亮度提高薄膜,从液晶本身来提高亮度)

    (2)减少使用个数(削减LSI的个数、偏光板薄膜的数量)

    (3)低成本生产部材。

   Lee表示“虽然自家生产也是降低成本的一项措施,但所有的部材都自己生产是不现实的。希望能与部材厂家合作,继续降低成本”。

   三星电子为了彻底降低成本,准备从制造方法和液晶的部材结构本身下手。比如打算不使用光罩和溅射(Spatter)设备,通过印刷技术的卷对卷(roll to roll)法生产液晶面板。该公司向部材厂家和设备厂家表明了上述方针,希望能进行合作开发。而掌握决定权的无疑就是日本的部材和设备厂家。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日本的下游产业如何使用材料、如何与材料厂家进行合作。(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加工整理 发布时间:2005-09-14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