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有羞耻心而没有罪恶感

标签:
羞耻心日本人公德观念校舍饼食文化 |
分类: 【精文推荐】—热点话题 |
日本人有羞耻心而没有罪恶感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抗日战争结束,我们这些大学生回到广州石牌原中山大学校园。当时的校舍在沦陷期成为日本侵略军的军营,日军投降后虽然挪出了校舍,但还是要留下一部分宿舍收容他们。我们便要求他们每天早上为清洁校园扫地,有不服从的,便受到个别同学的殴打。受尽战争苦难或者因此丧失亲人的大学生,都把一腔怒火发泄在这些日本俘虏的身上,我们也深知盛气凌人的日本人受不了羞辱。
日本人的强烈羞耻心,使他们这个民族十分守纪、清洁和有公德观念。在冲绳所见,街道上的垃圾箱远比香港为少,我们常常因为一些废纸或饼食包装物的丢弃而东寻西找。结果仍只好暂时放在袋子里,等待就餐时再处理。但是,无论大街小巷,甚为清洁,极少见到丢弃的垃圾。
据说午夜街上无车,日本人也不会在红灯时过马路。在冲绳,同样见到交通井井有条,绝不见人车争路或汽车大响其号的现象。
日本人罪恶感的丧失,导致他们至今仍不愿为侵略战争中的罪行彻底反省,对战争中曾有的“辉煌”念念不忘,对靖国神社中的战争罪犯仍然顶礼膜拜。(《文汇报》/吴康民/09.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