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蒙古人对日本挺有好感

(2009-04-03 16:54:57)
标签:

留学

蒙古斑

日本人

蒙古文化

朝青龙

情感

分类: 【精文推荐】—热点话题

蒙古人对日本挺有好感
     编辑:白益民    收录:【日本第一】(blog.sina.com.cn/japan001)

      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6/08/17/if060817009.jpg

      在蒙古国四年多,蒙古人和大草原都给日本讲师阿部仁留下深刻印象

 

  8月10日至11日,日本首相小泉访问了蒙古国,此外还有80名国会议员要在8月份访问蒙古。有媒体称日本政坛正兴起一股蒙古热。与此同时,蒙古的日本热也在不断升温。蒙古国政府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成的蒙古人对日本有亲近感。

   

  蒙古人眼中的日本

  喜欢日本电器 愿到日本留学

  日本外务省统计资料显示,日本是蒙古的第一大援助国,截至2005年底,共向蒙古提供各种援助1384亿日元,但是这些援助几乎都不是现金援助。

  在援助方式上,日本的援助往往能让蒙古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它的“恩惠”。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夜间,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大街上破旧的公交车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画有日本国旗的崭新的日本大巴。很多蒙古老百姓交口称赞日本的公交车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在这时,日本在乌兰巴托开了一家超市,那是乌兰巴托最高档的超市,经营的全是日本货,虽然东西贵了些,但是因为货比较全,因此光顾的人不少。

  近些年,日本又在改造乌兰巴托一些校舍,很多蒙古小学生从小就在日本援建的教室里读书,对日本抱有感激之情自然就不难理解了。每年到蒙古旅游的日本人舍得花钱购买蒙古的羊绒衫等高档商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蒙古经济发展。记者熟悉的一位蒙古姑娘,在日本留学三年后回到蒙古,很快在一家旅行社找到了导游的工作,收入比一般公务员还要高,对此,她很满足。

  蒙古人一直很喜欢日本的电器和汽车,很多蒙古人家里都能找到一两件日本电器。像索尼和松下都是蒙古人比较熟悉的电器品牌。还有,日语和蒙古语同属阿尔泰语系,因此,蒙古人学习日语相对容易。有很多蒙古学生愿意到日本留学。日本对蒙古留学生的助学金额非常高,因此很多蒙古留学生不用像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一样,辛苦打工赚钱上学。

 

  日本人眼中的蒙古

  向往蒙古草原 想娶蒙古姑娘

  日本重视发展与蒙古的关系,原因很复杂。尤其是在文化方面,多数日本人向往蒙古,对蒙古文化的兴趣非常浓。有的日本人甚至认为他们的祖先就是蒙古人,自然对蒙古有亲近感。其实很多日本人对蒙古的了解从小学时期就开始了,蒙古民间故事《苏和的白马》早已被编入日本的小学课本。在日本,上至年过花甲的老人,下至小学生,即使没有去过蒙古,也能津津有味地和蒙古人讲起《苏和的白马》这个美丽的传说。

  虽然只有几百名日本人常驻蒙古,但是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日本人到蒙古旅游。对于生活在狭小岛国的日本人来讲,辽阔的草原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都非常具有吸引力。他们非常愿意品尝蒙古食品,呼吸来自草原的气息,骑马或骆驼在草原上奔驰的感觉是日本人非常向往的。也有很多日本人愿意到蒙古留学,学习蒙古语,了解蒙古文化。因此,日本的蒙古学研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有的日本留学生在学成回国时干脆带一些蒙古包、蒙古服饰等物品,回到日本开起了蒙古博物馆。日本人说到草原,总是会加一个“大”字。“大草原”道出了日本人对草原的向往。如果用日文检索“蒙古”一词,会有长达十几页的相关内容网页出现。有的是旅行社的广告,有的是游客就蒙古旅游而写的感受或是博客,还有一个网页专门介绍与蒙古人结婚的注意事项。这位网民举例说,他与蒙古姑娘两年的恋爱过程中,所写的情书均被对方家人传阅过,而这对日本人来讲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位网民还表示支持日本年轻人娶蒙古姑娘,并愿意在中间牵线搭桥。

 

  日本人在蒙古

  上班不用西装革履 没事常看歌剧芭蕾

  生活在蒙古的日本人不到400人,其中大部分是使馆工作人员或者是日本经济援助项目的负责人。在蒙古工作的日本人,很少有人会拖家带口。蒙古的生活艰苦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语言也是个大问题。蒙古的英文学校不多,授课水平也不高,所以很少有日本人会把孩子带到蒙古读书。好在蒙古有高水平的歌剧和芭蕾舞表演,乌兰巴托的各大剧场是驻蒙日本人经常光顾的地方。

  日本社会等级森严,人们的生活压力很大。但是在蒙古,草原赐予了蒙古人豪迈的性格和宽广的胸襟。因此也有不少日本人在蒙古住了一段时间后,爱上了这里无须顾及上下级关系、上班不需要西装革履、下班后可以大碗喝酒大声唱歌的自在生活。

  近彩女士今年60岁了,她现在在蒙古国家通讯社担任日语顾问,一个人住在乌兰巴托。记者问她,怎么把先生一个人留在日本了。她说:“先生当然重要,但是蒙古就像我的情人一样,我实在是离不开呀!”近彩还在乌兰巴托的郊外买了一个蒙古包,只要周末的时候,条件允许,她总会在那里舒舒服服地待上两天。

  山田文彦今年70岁,他大太太已经去世。他在蒙古的大学里教日语已经四年多了,但是他对大草原的热情却丝毫未减。除了每周有3天到学校教课,他一有时间就到草原各处去转转。一些日本老人总感觉,退休之后,人就没有了紧张感,能够到外国居住工作是件不错的事情,而民风淳朴的蒙古正是一个不错的去处。

“百元货”感动蒙古女孩


  阿部仁 (日本)

     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6/08/17/if060817010.jpg

图片说明:阿部仁在蒙古大草原

  1996年,我第一次到蒙古国。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蒙古街头无家可归的小孩儿。蒙古首都乌兰巴托是个只有60万人口的城市,这里的流浪儿却有3000多人。为了帮助这些街头流浪儿,回日本后,在一些朋友的帮助下,我发起成立了亚洲儿童支援中心。1999年10月,我再次来到蒙古,开始了四年半的蒙古生活。

  “有蒙古斑就是我们一族”

  在蒙古期间,我遇到的蒙古人都对我非常热情。蒙古朋友告诉我,比起别的国家的人,他们对日本人有特殊的感情,因为“有蒙古斑就是我们一族的”。所谓蒙古斑,是指小孩儿屁股上的一块青色,长大后会自然消失。据蒙古朋友讲,只有有蒙古血统的人,才会长蒙古斑。日本人大多有蒙古斑,所以理论上讲,日本人和蒙古人应该是同源的。很多蒙古人和日本人从骨子里也觉得他们是一族的。

 

  蒙古女孩喜欢日本流行事物

  蒙古国家电视台每天播放很多中国电视节目。在电视台工作的蒙古朋友告诉我,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他们托人在北京用普通录像带录下,然后配音加工而成的。听说我要回日本,这位朋友还特地跑到我的住处跟我说:“阿部先生,我非常喜欢看日本电视节目,你能帮我录点日本的节目吗?”我告诉他日本的电视节目有版权的问题,这样做在日本是违法的,他也没再难为我。

  一般人可能都认为,蒙古女孩都很朴素,她们对时尚的东西可能不太感兴趣,可我在蒙古发现,蒙古的女孩子十分喜欢日本的流行事物。一有机会她们就会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研究日本的时尚杂志。我曾经在蒙古国立师范大学担任讲师,回日本的时候,在百元店(日本的一种小商品店,所有东西都卖100日元)里给她们每人买了一件小礼物。拿到礼物的蒙古女孩都很高兴,有个女孩甚至对我说:“我怎么好收您这么贵重的礼物呢!”反倒弄得我很不好意思。

 

  一坐出租车就担惊受怕

  蒙古有很多东西我都能接受,但蒙古的出租车我一直都很怕。这几年,乌兰巴托街上的车越来越多。蒙古人把草原骑马奔驰的豪爽劲儿也带到了公路上。大家开车就图一个字“爽”,经常忘记看交通灯,或者疏忽了过往的行人。日本的交通原则是:行人优先;而在蒙古,毫无疑问:汽车优先。

  更危险的是乘坐蒙古的出租车。好几次,我一上车就发现司机醉醺醺的。想下车又语言不通,只好战战兢兢地挨到目的地。蒙古实行半月薪制,每个月发两次薪水。蒙古人一领薪水就买酒水。如果一次把工资发完,到了下半月连吃饭恐怕都成问题。

  有时候坐出租车,正赶上广播里直播日本的相扑比赛。因为蒙古的朝青龙成绩很好,广播里一传出朝青龙的好消息,司机就会跟着手舞足蹈,车子便在公路上东摇西歪。坐在车后那个担惊受怕劲儿,就别提了。

  阿部仁,1959年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法学部,后担任四国放送株式会社社长。1999年成立亚洲儿童支援中心,并赴蒙古工作。2004年离开蒙古。(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2006-08-17 本报特约记者 吴 迪 金光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