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证监会的工作主要是加强三板市场的建设,加快中关村市场的非上市股份制公司的股份转让;力推国际板;加强监管,支持融资。
三板市场的场外交易会有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是给非上市股份的转让有了合法的市场,让更多的股份制公司的股份流动,资本的流动就会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当然就会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这个市场,所谓的“让资本增值”多了机会,这里会培养出更多的中小板上市的苗子,也就有了发财机会。但是也大大分流了进入A股市场的资金。
推出国际版,在当前是绝对利空,国内排队上市,再融资的规模之大世界第一,中国的股民有那么多钱吗?没见到连续破发吗?国际板的推出就是洋人也来这里圈钱啦!另外将给中小板,创业板带来极大的冲击,所有的估值,资金链都要重新定位。带来的好处就是“完善”了中国股市,面子更好看!
最实际的监管问题仅是“异常就核查,涉嫌即暂停,违规即终止”。说的容易,仅仅定义异常,2011年都不一定能完成,违规即终止就更没边了,违规违哪条,哪类,到何种程度.....谁来判断,证监会?法院?相关的法律呢?.......真的不得而知,十年能做到吗?
做点实实在在的事,别让经济发展速度世界第一的中国,股市再创融资额度世界第一,涨幅世界倒数第二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