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命运”信“运命”
我不相信“命运”:人的一生,只能按从出生就注定的“命”运行,自己没有一点主动权。但我相信“运命”:主动权在自己,“命”靠自己操纵,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怎么运行就是什么“命”。
相信命运的人,一般相信算命。所谓“算命”,乃是民间的俗称,学术上的专业称谓叫预测,研究算命的学术叫易学、也叫术数。理论核心是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及八卦易经,理论系统较为复杂深奥。
比如十二长生,是中华民族古代阴阳五行家以十天干周行十二支来表示命运的旺衰之势。即五行的十二种运势,称十二运为十二长生,是以起首之“长生”代表整个十二运。描述了“生老病死”的一生,也用来比喻天下万事万物产生、发展、衰败消亡的整个过程。
然而,“算”出来的“命运”,我不相信。按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世界人口时钟”显示,目前全世界每秒钟大约出生4.3人、每分钟大约出生259人、每小时大约出生15540人、每天大约出生37万人、每年增长约8296万人。按算命的说法,一个时辰为2个小时,同年同月同天同时辰出生的人,大约3万多人。别的不说,只说跟美国某总统同秒出生的4人(不说同一个时辰出生的3万多人)中,他们的“命运”都注定可当总统?
我想到自己年轻时曾写过一篇小说,在《咸宁日报》上发表过(没存好样报,遗失了),大致写法是:在喜庆的氛围下,我请一个算命先生算命,“算”出这个“命”怎么怎么好,今后会升大官发大财。我大加渲染一番,埋下伏笔,最后出人意料,“抖”出包袱,某年某月某天某时辰出生的是一头牛!这头牛的“命”,哪能升大官发大财?不信“命运”,于此可见一斑。
不信“命运”,但我信“运命”。命,是汉语常用字,最早字形见于西周金文。西周“令”叠加“口”分化出“命”。毛公鼎:“膺受大命”,“大命”即天命,由天命引申出命运义。运,汉语汉字一级字,始见于篆文。?“命”和“运”合起来,就是“命运”。按“命运”说,命运有客观因素,可以说任何人几乎都改变不了。就拿庚子年这场新冠肺炎疫情说,有人说你能阻止吗?你能让它不发生吗?你能让千千万万在这场疫情中牺牲、去世、受损失的人,死而复生后或者不受损失吗?显然是不能的,这就是命运的不可改变性。然而,果真是这样的吗?
试想想,当时的武汉,正是重灾区。在这场疫情中,武汉累计确诊人数以及死亡人数排名全国第一。据最近统计,湖北累计确诊68154例,累计死亡病例4512例。其中武汉累计确诊50340例,累计死亡人数3869例。对此,我有几问:这些死亡病例,难道是命运“定”的?他们都“定”在这年死亡?这些人大多“定”在湖北而不是别的地方?湖北控制之后,据5月28日统计,全世界累计确诊169062976例,累计死亡3509530例,这是“命运”事先“定”的吗?
“命运”先定论,经不起辩驳。面对疫情,如果世界都像中国这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恐怕世界就不是这样的结果。你看,有些国家采用“流感式抗疫”,靠人类硬扛来实现“群体免疫”;有的国家不顾它的传染力之强和致死率之高,又让“群体免疫”成了社会不可承受之重。印度、英国、美国等尝试群体防疫的国家,已经证明“硬扛”行不通。像巴西马瑙斯市、印度部分地区,本来以为已经群体免疫,但病毒变异太快,遭遇第二波、第三波疫情,宣布了“群体免疫”路径的破产。只有携手推进全球抗疫合作,能够超越政府、超越国界、超越政治偏见和画地为牢,有权威、有资源、有行动力的新的抗疫体系,才有可能取得成效。
疫情是这样,个人的命运更是这样,那就是不信“命运”信“运命”。“运”,本义为移动、运行;引申义为运转、转动,挥动、搬运,总之是“动态”,运用得好,就能改变人一生。人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富贵者还是贫贱者,虽然他们的成功失败、富贵贫贱,有一部分受客观因素的影响,但重要因素是自己主观上的认知造成的,就是自己怎么“运转”、怎么“转动”。自己不努力,一心“望天收”,怎么可能“不劳而获”?一个人“算命”前途似锦,但从小把他关在猪栏里,不受一天教育,恐怕只能与猪为伍,有什么前途?反之,若自己锲而不舍,奋力拼搏,就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地位和获得财富,也就是“人定胜天”。
有的人认为,由穷到富就是“改命”,也有的人认为,底层草根当上大领导就是“改命”。但是,“改命”靠的是谁?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这样才能有“种”有“收”。毛泽东终其一生都是这样,从来不相信命运的摆布,从来主张“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从来不安于现状而要改变现状。这启示人们,一个人的内心,对这个世界怎么认知,对人生有何种态度,对自己将来有什么规划,对自己能力大小怎么判断,作出实事求是的“运作”,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能摆脱“命运”所“定”的束缚,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个人联家庭,家庭联国家。一个国家,帝制时代叫“奉天承运”,如今叫“国运”,过去国运维艰,现在国运兴隆,是天定的?非也,是奋斗来的。今后实现“中国梦”,不是命中注定的“海市蜃楼”,而是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发奋图强——这是历史的使命!
(原载2021年5月28日“山谷梅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