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欺谭  “慎尔言也”

(2016-07-05 06:30:00)
标签:

徐全利杂文集(十九)

不欺谭

言要直

分类: 不欺谭/不偏谭

           “慎尔言也”

 

    “慎尔言也”是《诗·小雅·巷伯》中的话。这是告诫后人要“慎言”的一句古训。

 

    “一句话能把人说得笑,一句话能把人说得跳”,这句俗语表明: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效果迥然不同;同时也表明:说话要慎重。倘若不“慎尔言也”,便有可能“祸从口出”,严重者甚至会导致“一言丧邦”。

 

    可惜,现实中有些人爱“信口开河”。有些“现管”的干部,到基层叽哩呱啦,胡言乱语,或传播小道消息,或散布流言蜚语,或指桑骂槐,或做“口头人情”乱表态。有些身为“上梁”者,谈起某些不顺心的事,口若悬河,牢骚满腹,给“下梁”造成很坏影响……如此等等,不慎言者可收罗一筐!

 

    “言多必失”,这是古人的切肤教训。倘不慎言,不讲原则、方法、火候、场合,而任意海阔天空,胡诌乱侃,那就“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有的会引起误解,有的会导致纷争,有的会激起矛盾,有的会伤和气,有的会诱发唇枪舌剑。美国总统里根在一次会上开了个“国际玩笑”,说要攻打苏联。结果,引起了苏联的反感,向里根提出抗议。里根这才如梦初醒,不得不向苏联声明道歉。

 

    慎言,不是提倡都做谨小慎微的君子,也不是要大家前怕狼,后怕虎,遇事三缄其口,不表态、不设谋,而是说要注意场合,言当其时;要掌握原则和分寸,言当所言;要言行一致,“慎于言而敏于事”。驰名古今中外的《战国策》,就是如何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议论集。如果一味守口如瓶,那又何来古人的“一言兴邦”之说呢?

 

    在现代化建设的年代,众说纷纭是有的。在广开言路的今天,既需要鼓励大家把要说的话和各种好主意说出来,又仍然需要“慎尔言也”,因为信口雌黄,“言者一而听者众”,影响必然恶劣。

 

                        (原载1986年3月15日《江汉早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