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周谭大雪·夕阳·月亮
(2009-11-16 18:15:20)
标签:
徐全利杂文集(十三)不周谭 |
分类: 不周谭/不夜谭 |
大雪·夕阳·月亮
将某些形不同而理相通的事物,像电流一样把它们“串联”起来,相互“拾遗补缺”,对人是颇有启发的。这里将大雪、夕阳、月亮“串联”起来,各取一点,“互补”思考,就可给人以某些启迪。
先说大雪。小时听到一个笑话,说有4个人在庙堂避雪,他们触景生情,不禁吟起诗来。一商人首先开腔:“大雪纷纷落地”,一秀才接上去:“都是皇家瑞气”;一地主附和说:“再下三年何妨”?一农民气愤地骂道:“放你妈的狗屁”!
次说夕阳。读了点儿书,看到李商隐有这样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又看到朱自清的诗:“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之后还读到叶剑英的诗作:“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清山夕照明。”
大雪、夕阳、月亮“风马牛”地“串联”起来了,再从它们那里各取一点分析一下吧。关于大雪的诗,4个人面对同样的事物,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反映也就各不相同。对于夕阳的吟咏,虽面对的是同样的事物,但人的思想境界相异,看法也就迥然相异。至于对月亮的议论,不管是把“半边明月”看成“一轮明月”,还是把看起来像“一轮明月”,却如实说成仍只能看到“半边明月”,其实都是片面的,因为月球如地球,终归是球状的“满月”。
这对人有些什么启示呢?将它们“互补”思考,我以为一个人看问题往往容易产生片面性,如果把各人看到的一面“交换”一下就全面了。如大雪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夕阳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月亮有“阴”(背向地球)的一面也有“晴”的一面,如果将这些“两面”或多面合起来分析研究,从而去伪存真,那就可避免“各见一隅”和“各执一端”的片面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