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周谭 数字谐音中的观念
(2009-10-22 19:30:58)
标签:
徐全利杂文集(十三)不周谭 |
分类: 不周谭/不夜谭 |
数字谐音中的观念
下午会见好友,闲谈时说及一住户忌讳“4”的门牌号,好友机敏地说,音乐中的“4”是“发”,有什么不好?由此,我对数字谐音中的观念引起了一些思考。
我国自古就有“结绳记事”的传说,据专家研究表明,1万年前文字的前身是用于交换商品记号,最早的书面文字是贸易账目,可见人类的文字最早是与数字密切相关的。
数字从0到9虽然只有10个符号,但奇妙的是由它们可组合成无穷无尽的数目,且有许多数字可与人类的语言相谐音。数字原本也是一种语言文字,与人们的口语或书面语谐音或近音并不足为奇,可有些人硬要人为地选择或忌讳某些数字,使数字蒙上了种种神奇的色彩。
有的人利用某些数字谐音为求吉,如认为“8”是“发”, “18”是“要发”,“98”是“久发”,“168”是“一路发”, “888”是“发发发”等。有的人忌讳某些数字谐音以避凶,如认为“4”是“死”,“84”是“爸死”, “48”是“死爸”,“74”是“妻死”或“气死”,“47”是“死妻”,“24”是“儿死”等类。有的人则以某些数字谐音作讽刺,如用“1157”讽刺拖拉作风是“遥遥无期”之类。有的人还用某些数字谐音以自律,如“581”——“我不要”;“981”——“就不要”;“510”——“我要廉”等等。
喜爱什么和忌讳什么,本是各人的自由,但却往往可从中看出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利用数字的谐音求吉避凶,反映出的是封建迷信观念;以数字的谐音讽刺拖拉作风之类,表明了对不良风气和某些弊端的憎恶;采用数字的谐音以自律,体现了自警自励自尊自重的精神。数字无言,人有思想。以数字的谐音讽刺某些痼疾,以及以数字的谐音表明自己的心志,这当是具有一定警策作用的。但在数字上搞迷信,成为数字的奴隶,这就滑稽而愚昧可笑了。
数字是人造的,人该成为数字的主人,岂可受数字的折腾和愚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