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弗洛伊德的得意门生

(2011-04-16 14:08:49)
标签:

佛洛依德

弟子

客体关系

文化

分类: 心理

    摘要:亚伯拉罕和费伦茨都是弗洛伊德的早期弟子,他们在精神分析早期理论以及治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中都有着重要的贡献。亚伯拉罕重新划分了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并探讨了前俄狄浦斯期的母子关系,这都深深影响了后来的客体关系学派;费伦茨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性诱惑理论并在治疗技术上做出了许多革新,这为精神分析后来的发展开辟出了更广阔的道路。

  关键词 :亚伯拉罕;费伦茨;精神分析;发展阶段;影响

    在精神分析早期运动史上,除了开山鼻祖弗洛伊德之外,还有两位非常重要的代表人物,那就是亚伯拉罕和费伦茨。他们都是弗洛伊德的亲密弟子,都属于由弗洛伊德所成立的秘密委员会(secretcommittee)的可信赖成员。他们在精神分析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都有着自己的创造与拓展,他们各自的理论与治疗技术对精神分析后期所发展出的学派,如客体关系学派,产生了重要影响。 
  
  1 亚伯拉罕:德国首位精神分析学家
  
  卡尔·亚伯拉罕(Karl Abraham,1877~1925)于1877年出生在德国的不来梅(Bremen)。1904年,亚伯拉罕在苏黎世通过荣格的引介而接触到了弗洛伊德的研究。1907年,亚伯拉罕与弗洛伊德一见如故并开始定期会面。亚伯拉罕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主要在心理性欲发展阶段、性格形成以及精神病理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1 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再划分
  亚伯拉罕以弗洛伊德的性器欲前期性组织结构的阶段理论作为出发点,把性格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的每个阶段又细分成两个子阶段:1)口欲阶段,这一阶段分为前口欲阶段和后口欲阶段。前口欲阶段即被动吮吸阶段,这一阶段是前矛盾性的,婴儿的目标是吮吸,既没有爱也没有恨,婴儿不能区分自我和母亲;后口欲阶段是主动的、施虐的、吞咬阶段,婴儿与乳房的关系处于矛盾状态,婴儿希望咬住并吞没它。基于这种假设,亚伯拉罕推断出两种不同的婴儿的客体关系模式,通过吮吸方式的合一(incorporation)关系和通过吞咬方式的破坏关系。亚伯拉罕认为后一种关系把矛盾冲突引入到了婴儿的生活中。2)肛欲阶段,这一阶段分为前肛欲阶段和后肛欲阶段,亚伯拉罕试图通过这种划分来解释忧郁症与强迫性神经症的形成。前肛欲阶段是逐出性的和施虐欲的;后肛欲阶段是保持性和控制性的,儿童寻求占有物体并牢牢地抓住它。在这一阶段儿童首次表现出对客体的关注,成为了后来朝向客体爱的关系的先兆。3)性器欲阶段,这一阶段分为前性器欲阶段和后性器欲阶段。前性器欲阶段是排除生殖器官之外的客体爱,后性器欲阶段则具备了完整的客体爱。亚伯拉罕对力比多发展的性器欲前期的理论贡献一直激发着后来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 
  
  1.2 性格形成论
  亚伯拉罕在性格形成(character formation)理论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亚伯拉罕在《对肛欲期性格理论的贡献》(1921)一文中突出了肛欲期对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他在肯定了弗洛伊德和琼斯(E.Jones)等人的研究之外,又扩展了这方面的研究。他认为家长不仅要教给儿童不要被自己的排泄物弄脏身体和周围环境,也要教育儿童应该在适合的时间执行自身的排泄功能。换句话说,儿童不得不放弃嗜粪癖以及因排泄所带来的快乐。这将是儿童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儿童若在这方面的表现不是那么成功,就会出现过度补偿现象,可能会导致各种神经症。亚伯拉罕还探究了肛欲期性格的一个典型特质,那就是患者对金钱的态度,即表现出的极其吝啬或是过度贪婪。亚伯拉罕认为热衷于分类、列表或者数据汇总、通过时间表制定项目和安排工作等行为,都可以被视为肛欲期性格的表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