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障碍治疗案例
(2011-03-18 19:17:14)
标签:
文化小强自我评价自信心咨询情感 |
分类: 教育 |
一、小强成长中基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造成巨大的心理缺失感,导致小强“人格破产”,出现报复性行为。
从成就需要看,父母对小强的期望和要求偏高,缺乏学习兴趣和方法的小强力不能及,因此,从小学到初中,长期没有成就体验,这导致小强自我评价低下,自信心丧失。
以上四个方面的需要满足是人格结构的基本框架,处在心理发展可塑期的小强,在还没有来得及构建自己的人格框架时,就遭到来自学校、家庭力量的冲击,于是自暴自弃。心里想法是---你们不让我有社会的“自我”,我就破罐子破摔,打碎“人格”上的自我——这是典型的“人格破产”行为。
二、小强自我支持系统中的自信心丧失,造成心理失衡,导致行为反应的偏差。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自我支持系统,这一系统和自我意识中的自我评价、自我接纳有关系。即一个人自我评价客观且较高的话,自我接纳的程度就高,自我支持系统就相对稳定,就能为人的行为系统提供有效和持续的能量,反之,像小强这样,长期处于超低的自我评价中,长期自我否定,心理严重失衡,自我支持系统因为自信心的丧失而紊乱,无法给行为系统提供动能,于是就出现了厌学、违纪等偏差的行为反应,一开始,小强也曾努力过,但每一次均以失败而告终,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小强无法自控。
针对小强的情况,我制定的咨询目标是,帮助小强建立客观的自我认知系统,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学习动能,逐步恢复学习信心。
对小强本人的辅导是最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
2.
在充分宣泄并与我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基础上,从三个问题入手对小强进行认知调整。
(1)对母亲的看法。妈妈动手打骂小强固然不对,但要看到妈妈的出发点是好的,是望子成龙的心切、爱自己的表现,要体谅理解妈妈的苦衷。
(2)对老师的看法。老师批评他,恰恰说明老师在乎小强,希望他能改正缺点,快点进步,这与妈妈的做法有异曲同工的目的,也应理解。
(3)对同学的看法。在这样一个只看学习成绩的重点学校,同学交朋友的标准也是只看学习怎么样。因此,不是小强人品、待人接物有问题,主要是学习没有搞上去,如果把学习搞上去,同学自然就接纳你了。
3、第三阶段以行为、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主的咨询,指导小强主动改变原有的行为模式。
(1)指导小强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找母亲和老师沟通。找母亲交流主动谈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对和妈妈动手打仗表示道歉,表达内心愿望----愿意得到妈妈的帮助。特别是心情不好,学习上不去的时候。找老师交流,承认违纪等错误,希望得到老师的原谅并表达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愿意忙提高学习成绩的愿望,寻求老师的帮助和理解。
(2)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定书面的行为规范,包括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放在醒目位置,经常提醒自己,争取少违反课堂纪律,改变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印象。
(3)帮助小强制订其中考试的复习计划,选择英语课作为突破口。
在以上过程中,对小强的每一点进步都进行充分肯定,逐步建立起自信心系统。
在对小强母亲的咨询中,我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客观分析小强的情况:包括他的智商、学习能力、学习困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调整对孩子的期望,但不能放弃对孩子的管教。
2、配合咨询,经常鼓励小强,观察捕捉小强的每一点进步,不断强化予以鼓励。
3、定期和小强沟通交流,我要求母亲将每次和小强交流的时间、内容和收获都记录下来,咨询时带来,也作为我了解小强心理动态的第一手资料。
(张久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