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忘情水,人类不需要

(2011-03-13 22:45:47)
标签:

转载

分类: 心理

新闻背景:

法制晚报11月27日报道 很多人都希望遗忘痛苦的往事,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 “给你一杯忘情水”,也许很快就能实现。据美国媒体今晨报道,在这项突破性的医学实验中,研究者发现人们大脑“恐惧中心”的蛋白质能够通过药物被移除,从而治疗战争、灾难导致的精神压力综合征,并删除恐惧记忆。

 

最近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人们大脑“恐惧中心”的蛋白质能够通过药物被移除,从而治疗战争、灾难导致的精神压力综合征,并删除恐惧记忆。你信吗?如果真的可以,你愿意饮下这杯”忘情水”吗?

 

人类的感觉、情绪如此细腻,就像三原色,能够衍生出成千上万种颜色,人的情绪也可以算是风情万种。心理学家发现人类常见的情绪大致可分为七种:喜怒哀乐惊恐悲;而在任何文化中,人们都可以认出四种基本表情:快乐、恐惧、愤怒、悲伤。很多人可能会想“要是我的生活充满快乐,没有创伤记忆,没有任何烦恼,那该多好啊!”,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的情绪中只剩下喜和乐两个,你就真觉得人生好有意思吗?你想试试?说实话,一生只有喜和乐的人我还真见过,就是一些关在精神病院的病人啊,有些还真是天天开心得不得了呢。他们天天吃的药中就有除了睡觉就是快乐的“百忧解”,你想尝尝吗?那么说到创伤记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转载]忘情水,人类不需要

创伤心理学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在高倍显微镜下,人类受精卵形成的那一瞬间,精子仿佛是一条巨龙,用头部穿破卵子的外壁,并且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创口。在精子进入之后,这个创口自动愈合,一个伟大的生命就开始慢慢生长了。这一过程显示,生命是从创伤开始的!然后出生,在历经艰险后终于来到人间,这过程也不会快乐,所以我们是哭着出来的。然后我们经历了在某一阶段无法接受的痛苦体验,比如断奶,对婴儿来说可比地震更具有创伤性。而后我们还要经历青春期的叛逆冲突、失恋、被否定、竞争、责任、分离直至面对家人和自己的离世。如果把这些过程中的创伤记忆都抹去,人还有哪些内容是可供回忆的呢?认知心理学早已证实,创伤记忆本身不会制造疾病,而是我们每个人对待创伤的态度,这才是产生不良情绪和行为的根源。

 

比如,灾害发生后,有些人像“猪坚强”一样的坚强地活着,而且创造新生活。而有些人始终走不出阴霾,最终自杀了。面对恋爱,有些人难过后坦然了,继续找一个啊,生命不熄,爱情不止,这是一种正面态度。还有一些人呢,一次失恋造成的创伤记忆,于是喊出天下没个男人是好的,于是成就了剩女时代……这些生活中面对创伤记忆完全不同的生命态度,能否直接归责于这创伤记忆呢。当然不能!如果给这些剩女喝下这删除创伤记忆的忘情水,那才是可怕的,面对一个永远乐呵呵的女人,你不害怕才怪呢。其实眼泪才是女人真正的“忘情水”,包括哭泣在内的合理宣泄才是克服创伤记忆的有效方式之一,这也是被科学所证实的。

            [转载]忘情水,人类不需要[转载]忘情水,人类不需要

人的痛觉是产生创伤记忆的重要感觉之一,让我们来看看一个没有痛觉的孩子吧,(进新闻图片或视频)6岁的媛媛没有一根完整的手指,她没有任何身体上的缺陷,也没有发生过任何意外,那10根消失掉的手指,竟然都是她一点一点啃食掉的!专家给媛媛做了全面的身体检查,把冰块放在胳膊上,把注了热水的试管贴在手上,她竟然感觉不到丝毫冷热。因为她没有了痛觉,丧失了对痛的恐惧,当自己的手指血淋淋的时候,家人、旁人心急如焚,自己却没有半点意识。媛媛是没有了恐惧,但是你会觉得她的人生完美吗?

 

当你走在马路上,发现对面一辆车期你急驰而来,听到车声飞速靠近你,你的感觉是什么?恐惧、害怕,是不是?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赶快躲开、赶快逃开。然而,正是这股保命的能量,逃生的能量。或许大家正在抱怨为什么我们要承受的东西这么多,活得这么累,这么痛苦。事实上是负面的能量帮助我们及时反应,远离危险。

 

情绪本身没有对与错,创伤的记忆也不是一味的伤痕,只要我们掌握一些小技巧,就能理性地面对,比如在遇到让自己恐惧、痛苦的创伤时,两手母指交替按摩双手掌心,直至发热,这是劳宫穴所在地,可以起到安神定心平稳情绪的作用。冷静下来后再想着如何应对和处理这个创伤记忆。而找心理医生是在你无法摆脱时最佳的方式,有病治病,这可是常理噢。我们不需要忘情水,我们要的是有血有肉,有悲有喜,跌宕起伏的完整的五彩人生!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