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读写结合的研究》结题报告
(2012-07-05 13:42:28)分类: 专业 |
一、课题的提出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及目标
1、小学语文教学在读和写的方面仍然没有整合,且偏重于阅读而轻写作,老师的教学基本上还停留于应试教学上。
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小学作文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是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思维能力。阅读是最直接丰富学生语言的基本途径。
3、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加德纳认为:语言历来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人类智能的卓越范例”。语言是使别人信服其行动过程的一种能力。语言智能是其他智能的基础。这就表明:少年儿童时期应该有一个强化读书,大量积累语言信息而后运用的阶段。
4、引导学生开展丰富有效的阅读活动,丰厚语文积累。
5、探索读写结合、读中学写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写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课题立足于对学生语文素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着力探寻读写如何结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并付诸实施,最终总结一套高效学习语文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三、课题研究遵循的原则
本课题主要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原则,以及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则。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读写结合,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把阅读教学和习作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挖掘,以读促写,培养学生习作能力;二是指通过扩大课外阅读量,并指导学生把阅读、生活实际同自己的习作有机结合,提高习作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1、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实际了解、座谈等方式,全面了解班级课外阅读和写作的实际现状。
2、文献研究法。充分利用经典理论文献、网络、报刊等保持研究的理论性和先进性。
3、比较法。校内同年级各班之间进行比较,以达到提高阅读及写作质量的目的。
4、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个别到一般,透过现象来揭示其内在规律,从而逐步调整和完善实效性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收集研究资料,积累“读写有效结合,重视综合能力培养”研究中的一课一得,撰写“案例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成果
回顾我的课题项目研究,通过整理反思,我认为研究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实现了预期研究目的。科研目标初步达成,育人目标也初见成效。
在课题研究实施的过程中,我首先了解学生的作文现状,通过谈话知晓学生对于作文的态度,分析他们害怕作文的心理,思考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不怕作文,愿意作文,甚至是喜欢上作文,并自觉想写作文。这是我研究该课题的主要目的;其次,我结合学生习作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习作水平,通过精心批改、面批,全面诊断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了解他们的阅读状况,不仅是课内的,还包括自我课外阅读;再次,我结合五年级的阅读教学研究如何把阅读内容和写作结合起来进行读写教学。
同时,在学生习作训练中,我会尽可能降低习作难度,让学生先自由发挥,要求他们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一般写自己做过的、听到的、想到的,不限制字数,甚至还可以不确定题目,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能写多少就写多少。评议时我尽可能发现精彩,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逐渐消除对作文的恐惧心理,逐步形成对作文的兴趣。
2、学习理论进行思考
理论是支撑实践的基础。在这一年中,我阅读了《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系统了解了丁有宽老师研究读写结合的经验和方法。我知道了阅读和写作是两个不同的心理过程。阅读是自外而内的意义吸收,写作是由内而外的思想表达,但这两个过程实则是互相关联着的。一个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不仅要实现从语言到思想的思维内化,还要实现从思想到语言的实践过程。阅读教学体现文道统一和读写结合这两个基本原则,才是抓住了阅读教学的“牛鼻子”,这实际就是深入贯彻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教育理念。我还阅读了《陶行知文集》,重点研究了陶行知关于写大众文章,借以指导学生消除害怕心理,拿起笔写自己经历过的、听到的、想到的。我还研究了叶圣陶的读写观,从而进一步引领我思考阅读和习作的关系问题,并能在实践中设法逐步改革阅读教学和习作脱节的现象,真正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习作水平。
其它,我还认真通读了《语文课程标准》,阅读了关于“儿童认知规律及儿童心理发展学”方面的相关理论书籍,以及广泛阅览各种关于读写结合的教育期刊杂志。
阅读这些书籍,我思考着,收获着,研究着。
3、加强示范和方法指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喜爱程度,将决定他们在这门学科的发展潜力。
我接手一个班级以后,围绕习作教学内容,会先鼓励学生动手写自己的生活和做过的事,内容不管长短,只要能把活动和事情说清楚,能有话说就行。开始学生还是会有为难情绪,这时候,我除了精心指导,我还会亲自进行示范——写下水文,读给学生们听,让他们知道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结尾怎么收。慢慢的,学生开始了像模像样的模仿练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
学习除了兴趣之外还要有一定的方法指导,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我定期在班级里组织谈读书的感受,把学生的读后感读给全班学生听,并指导让他们知晓其精彩之处和存在问题,帮他们进行修改。在读书方面,我指导他们精读、速读、略读、浏览、有重点的读等方法,教会他们各种灵活的读书方法,以促使他们更广泛的读书和积累。
4、立足课题实现飞跃
收获:
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虽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尝试,但还感觉比较零散,尚停留在个人教学过程的经验层面,思考还不全面、不透彻,尤其缺乏整体的理论框架构建。
培养学生自觉读书、喜欢写作,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深入思考而不断实践的问题。因为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实际上不仅仅关系到教师的专业素质,还影响到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终身发展,说的再大一点,也许还将会长远影响到一个民族的振兴和发展。我们肩负着民族的使命和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