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寻红色的足迹——看电影《八百矿工上井冈》

(2024-07-29 08:00:44)
标签:

电影评论

八百矿工上井岗

底层生活

奋起反抗

革命道路

分类: 文艺¤小说

影评|追寻红色的足迹 ——看电影《八百矿工上井冈》

原创 肖亦翅 影君子曰
 2023年05月31日 17:01 湖南

湖南是一片红色的沃土,上百年来,这沃土上孕育了无数的英雄人物,书写了无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挖掘这些故事,追寻这些英雄人物的足迹,不仅仅只是为了缅怀这些革命前辈,更重要的是要继承和发扬他们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伟大号召,前赴后继,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湖南水口山工人大罢工一百周年,填补水口山工人运动在中国工运史上影视作品的空白,由青年导演邓楚炜编剧和导演,湖南省总工会、中共衡阳市委宣传部、潇湘电影集团、湖南银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联合摄制的剧情片《八百矿工上井冈》就生动地再现了水口山工人运动在中国工运史上这精彩的一幕。

这部电影的最大特点就是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工人阶级在资本家和反动军阀政府的统治下、压迫下所过的悲惨生活,以及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历史。

这段历史,对于我们现在许多的年轻人来说,有些遥远,有些模糊,甚至还有一些错觉。若干年前,网上出现的对英雄的质疑,甚至对英雄的大不敬,都说明了对他们补上这一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习近平总书记说,要“不忘初心”。为什么要不忘初心?忘掉了初心会怎么样?

看看这部影片吧!

在那黑暗的旧社会,矿工在矿洞里面用着最原始的工具,在完全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环境下拼命地工作,还要忍受监工的打骂,可还是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住着摇摇欲坠的茅草棚子。当发生矿难时,矿方想的不是如何抢救矿工的生命,而是不顾里面矿工的生死,把洞口堵起来。

共产党来了,引导工人们觉醒起来,把他们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带领他们和资本家斗,和反动军阀斗,最后走上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的翻身求解放的革命道路。

这部影片非常深刻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翻身求解放,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能得到翻身解放!

同时,这部影片还非常真实而准确地反映了矿工们在党的启发和领导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心路历程。在共产党到来之前,工人们不但贫穷,而且愚昧、落后,一盘散沙,他们生怕丢掉了自己手中这一个微薄可怜的工作而唯唯诺诺。比如影片中的宋乔生,他本是一个铁匠,靠手艺为生。他有一身好功夫,却没有发挥出来,看着工人兄弟遭受毒打,甚至杀害他也忍气吞声,不愿出头。他这种心理在当时具有很广泛的普遍性。是共产党启发了他:你是选择站着走,还是像狗一样爬着走!他终于觉醒,站了起来,积极投入到党的工作中去,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指导下,带领大家为争取基本的生存权利,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大罢工,并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在斗争中,建立起了工人武装队伍。在蒋介石背叛革命,全国一片血雨腥风的时候,他根据党的指示,带领武装起来的八百水口山矿工,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随着湘南暴动的队伍,走上井冈山,成为了井冈山早期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之一。宋乔生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也就是千千万万的工人和农民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因此,宋乔生的形象塑造,具有很鲜明的典型意义。

在表现手法上,这部影片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首先是对比的运用。有工人和资本家生活的对比,工人们饥寒交迫,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资本家则花天酒地,醉生梦死,表现了强烈的阶级对立。还有共产党来之前和来之后的对比。共产党来之前,工人们胆小、愚昧、一盘散沙;共产党来了之后,工人们变得勇敢、团结、浴血奋战,一往无前。这就表现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巨大作用。

其次是烘托的方法。这个方法主要表现在工人罢工运动的后期。罢工刚开始的时候,资本家还试图对工人进行收买、镇压,但这一切都失败了。工人不复工,没有矿砂,国外几个资本家拼命催促矿老板迅速拿出矿砂来。影片在这里进行了一层又一层的烘托。矿老板在这种内外交困的烘托之下,焦头烂额,不得不答应工人的所有要求。罢工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再其次是章节的划分。这部电影把整个故事情节划分为七章,每章一个小标题。每一章既各自独立,又前后相连,使得整个故事既前后连贯,又各自独立,有一定的跳跃性,显示出了编导的独特构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