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细腻笔触绽放金色年华——读志在飞长篇小说《我的大学》

(2024-07-24 08:45:11)
标签:

书评

我的大学

志在飞

八十年代

大学生活

分类: 文艺¤小说

细腻笔触绽放金色年华——读志在飞长篇小说《我的大学》

文|肖亦翅

      在省电影评论协会举办的影评写作研修班上,志在飞先生送给我一本他的新作——60多万字的《我的大学》,捧在手里沉甸甸的,自有一股厚重感。这本书让我想起了我的大学时光,阅读的时候,我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掩卷沉思。大凡优秀的作品都有这个特质,让读者禁不住走进去,和书中的人物一起说,一起笑,一起忧伤,一起快乐……

  志在飞先生是个勤奋而多产的作家。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出版和发表各类文稿300多万字,著有长篇小说《市委办公室》《半条被子》《铁血师长陈树湘》《绝对忠诚——陈树湘最后25天》以及电影剧本多部,其中电影剧本《半条被子》和《二枚铜元》已经拍成了电影,《半条被子》并荣获第27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优秀剧本。

   志在飞先生的《我的大学》这部小说,描写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批青年学子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理想以及情感等方面的点点滴滴,感情真挚、描写细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贯穿这部小说的一条红线,就是从头到尾都显示出他们读书的宗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具体地说,就是毕业以后,要用他们的所学,为偏僻落后的贫困山区修建水电站。

   作者选取的这批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参加过高考,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被录取,最后成了被水电部门委托培养的“自费生”,所以,在学校里,除了上课、考试以外,其他的与正式录取的公费生都有区别,他们是“另类”,没有伙食补贴,没有学生证,甚至在毕业的时候连个毕业证也没有。副校长瞧不起他们,学生处的处长瞧不起他们,学校财务室的瞧不起他们,甚至连他们的班主任老师也瞧不起他们,动不动就说“自费生”什么的,让他们的尊严情何以堪!但是,他们没有气馁,没有沉沦,而是以“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的姿态,努力学习,积极进取,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好评,让那些“有色眼镜”一个个幡然醒悟,并扭过头来去为他们争取他们应得的权利。

   小说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感情真挚的人物形象。有来自贫困山区交不起学费而自强不息的文道政,有同样家境贫寒但同样目标如一的曾晓娅,有美丽善良且才华横溢的校长千金梅雅静,有在学习之余偷偷到校外学习舞蹈且一心想参赛的刘西凤,有始而吊儿郎当后来改过的陈凯,有性格莽撞的干部子弟刘闯,还有成绩优秀并痴心于梅雅静的市长公子张伟……他们性格各异,追求也各有不同,但最后都殊途同归,走向了自己理想的道路。小说描写了他们的哭,他们的笑,以及他们内心深处的细腻情感。他们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在欣赏到这一组改革开放初期大学生群像的同时,还会让我们不由自主地要走到他们中间去。

   这是一群年轻人,感情细腻而又奔放,对异性产生爱慕并有所追求是非常自然的事,可是在那个时候,大学是严格禁止谈恋爱的,一旦发现就很有可能被开除。小说非常充分地描写了这帮大学生心中的矛盾,一方面有爱慕,并渴望有行动,另一方面又不敢让别人知道,于是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地下”活动,让读者忍俊不禁。

   这是一部小说,是需要故事的,而作为一部长篇小说来说,尤为需要更多的非常精彩而有趣的故事。作者在这一方面来说可以说是高手了。小说里面的故事一个接着一个,点像长江大河里的浪涛,一浪接着一浪,这一浪还没有落下去,后一浪马上就跟着上来了,而且一浪更比一浪高。同时时间和空间不停地交织变换,看得人眼花缭乱,以致不忍释卷。

   但最后还有一个需要和作者商榷的地方,就是小说是以他们毕业二十年以后的一次聚会开始的,小说的主人公文道政看着同学们相聚时的欢乐场景,禁不住地想起了自己走进这所大学,以及在这所大学四年里的生活,小说的故事由此而展开,但直到最后,却是以文道政挑着行礼走出校园而结束。文道政的大学生活结束了,但小说却没有回到开头的聚会上去。这在整部小说的结构上似乎是一个缺陷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