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电影《你是我的春天》观后
(2022-09-04 22:34:37)
标签:
电影评论拼盘结构人物情怀逆行天使社会各面 |
分类: 娱乐评论 |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随着《我和我的……》系列的火爆,“我和我的……”拼盘式结构也跟着被追捧起来。比如,近日上映的《你是我的春天》。只是不同的是,这组成一个拼盘的五个小故事,并没有在前面放上一个个小标题。五个导演每人导一个,然后无缝对接。
我们写文章,在一篇文章里如果写了好几个故事的话,这故事与故事之间,一般都会有承上启下的词语或句子,但这部电影里面就没有。什么也不需要,就这么硬生生地直接接上去,很有点外科医生接骨头一样,这也算是一种创新吧。
这样做的好处是,非常灵活。五个小故事,每一个小故事,完全不需要考虑另外任何一个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故事走向,前面有没有伏笔,后面要不要呼应,乃至语言风格等各种因素,只管讲好自己的故事就行。然后,把这五个小故事装到一个盘子里,端出来,以飨读者。五个导演的风格各不相同,于是,五个风格各不相同的故事组合在一起,就如同一个盘子里,有红有绿,有黄有紫;有甜有苦,有酸有辣,真可谓五彩缤纷,丰富多彩。叫人垂涎欲滴,“视欲”大开。
在这部以抗疫为主要内容的电影里,有患者的故事、志愿者的故事、社区的故事、医生的故事和援鄂医生家属的故事,可以说,涉及到了武汉这场抗疫斗争的方方面面。更值得提出来的是,影片里的主人公都是我们这个社会上的小人物。如果一定要说最大的官,恐怕就是那个社区的书记了。
人们常说,小人物也有大情怀。他们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互相帮助,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全力抗击疫情。我们能够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战争,最主要的还是要归功于千千万万的这样的小人物。如果没有这些小人物的付出,要战胜这场新冠病毒,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小人物也有好故事。因为这些小人物就生活在你、我、他的中间,所以,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大多都很了解,所以,当他们的故事在不加任何修饰,原汁原味地出现在银幕上时,我们都既感到很平常,又感到很熟悉,很亲切,甚至感动得热泪盈眶。
反映小人物的小故事,小故事中的大情怀,可以说,是这部影片最大的特色。
在这些小故事中,最叫我感动的是那两个医生的故事。他们是一对夫妻,白天在医院里抢救患者,晚上睡在一辆小车里,还要记挂远在家里的儿子。当我看到父亲在担心自己哪一天会被感染而“壮烈牺牲”而给儿子留言时,我的眼泪就会禁不住地流出来。明明知道自己随时会牺牲,却义无反顾。他们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英雄,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说着普普通通的话,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却干着一点也不普通的工作。
当然,这种“拼盘式”的结构有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首先,它没有一个中心人物,也没有一个中心事件,更没有一根能够贯穿到底的叙事线索。它就像纪录片一样,记录了这场抗疫的方方面面。但它又不是纪录片,而是故事片。故事片不讲故事,就削弱了电影感染人的力量。
其次,影片中的几个小故事,支离破碎。往往是还没有展开就没有了。比如第一个故事中,李南风去寻找不知在哪个医院救治的女朋友的母亲。他就凭着名字去找。其实,他女朋友母亲的名字很普通,随便一搜就能搜出一大把。我想他应该会有些曲折故事的,就像“五朵金花”那样,没想到却很容易,一下就找到了。没有故事。而且,他女朋友的母亲本来是很反对他们两个在一起的。按照一般常理,一个母亲从反对到支持,这中间应该是有一个过程的,这过程应该是有故事的,没想到也没有。
本来一个应该很精彩的故事就变得很平淡无奇了。但偏偏就是这一个没有故事的“故事”还被放到了最前面,试图以一张“明星脸”来一个先声夺人,博人眼球。
电影固然具有教育功能,但它这种功能是通过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潜移默化来进行的,而不是像老师在课堂里上课一样耳提面命来进行的。所以,电影一定要讲故事。通过一个个精彩的感染人的故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在这部影片的片尾曲中,有这么一句歌词: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但有些春天,却需要我们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齐心协力,努力工作,甚至忘我牺牲去迎来的。就如这部影片中所描绘的那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