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我周围的朋友乃至九成的人不知道芯片为何物。我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并锻炼一下我语言表达能力。假如您是某个行业中的专业人士,您的任务就是找到问题后迅速解决问题。我认为任何一个行业都应该是以下经典模式。比如我是一个医生或是一个律师乃至一个老师,我的每一次提问希望得到的回答仅限于“是”与“不是”。但每当我问一个问题后,患者更习惯于从他早上穿什么颜色的袜子开始说起,而且您会发现,大部分人在回答问题之前有一个令人懊恼的口头语“不是,事情是这样的……”。鉴于我儒雅的家教,我会耐着性子听完这些毫无用处的信息,但心底确实想抡起狼牙棒把对方打晕。计算机芯片干的就是这件事,她通过二进制的与门、或门、非门、等几种“0”和“1”的关系,只进行是与不是的计算。最终得到的是一个无可争辩的正确结果。而这个是与不是则由一个单电子的敲门运动来完成的,所以我们今天使用的大多叫电子产品。由于计算多是想解决曲线运动的各个点位的时间空间瞬间关系,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碰撞过程,一个六元二次方程,如果将其累加起来,任何一个人脑将转出火星而报废。这就是芯片的一个单细胞结构。当然,您肯定不希望,也并没有一个概念:人体到底是多少个细胞组成的。也就是说,芯片的最大难点,不在于工艺,而在于设计,因为我个人认为工艺水平中国是老大,且永远是老大。其难点在于对于这种非十进制非六十进制的崭新逻辑的设计,类似于你设计一个城市道路交通网,几百年不需要更改,且运行效果最优。我活了五十年,几乎每两年就能看见门口在从新挖开重新铺,以大见小,您认为有人能设计出不会重复的交叉线路图吗。剩下呀什么光刻和包装之类的都是小菜,只需要将硼(三电子)、硅(外层4电子)、磷(5电子)合理排列在你设计的区域里就好了,也就是一个微型管网。您可以想象,电子一般蹲在稳定的四电子结构中,一旦出现电压变化,或跑向三电子结构,或跑向五电子结构。从而完成是与不是的回答。当然,目前最牛的设计还是完美的人体,我们至今也无法设计出一个人体的完整运行模式图,但伟大的精卵结合轻轻松松就做到了。到今天,我周围大部分人,还在重物轻人,不尊重劳动,不知道世界上最宝贵的是时间。比如有人在计算钟薛高的成本,我管朋友借设备做手术时对方说精密仪器怕震荡。
当然,不能让人牵着鼻子走,我个人认为最牛的芯片将是肉眼不可见的蛋白质芯片,您看到蚊子了吗,孑孓在水里72小时后就能飞起来找血喝了,没有人教他,他知道靠震动躲避,靠二氧化碳浓度找到猎物,它甚至知道躲在人的肘后和小腿肥嫩处下嘴最安全。指令是刻在它的每一个碱基上的,这种蛋白质组成的肉眼不可见芯片才是宇宙中最牛和最终的CPU。而且以现在的技术,完全可以做到自制一组蛋白,控制单电子运动,没事总跟沙子过不去,当然会被人家牵鼻子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