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您有幸路过一家医学书店,您有必要信步其间,在基础医学栏可以找来一本《生物化学》,在“细胞代谢”一章那页,您可以看到一幅令人头晕目眩却又绚丽斑斓的流程图。奈何,您所知道和不知道的数百枚诺奖皆从此经出。包括那些您不以为然却又伟大细腻的文学作品也不过是匍匐其脚下的婢仆。所有解不开的问题这里都有答案。包括为什么所有的的中国乳品业都在为瑞典利乐打工;为什么30%的中国牙医实际在给韩国植体公司奔忙;为什么有人测了十几次都是阴性,这倒是类似早年间两个未曾谋面的人约好在公园门口碰面,其中一人说’我穿一件白色短袖褂子,鼻尖上有个黑痣’一样,认错人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北京的初夏,半月温黄,小猫毫无忌惮的撕弄着一只土鳖,小猫呲着锋利的虎牙叼着已经断气的大土鳖直接跳上了床,当她看到我惊愕的眼神时,竟然带着一股喜获的的腰身蹦到我怀里雌嗫依偎着。一切看似乱如麻线,就是这样的有着极具生气的简单样子。如此复杂的图也有一个简单版,她圣洁到您只看到糖在体内一个简单的环。这个环就是宇宙中最伟大并无处不在的生命根基。不管有没有糖,这个名叫克雷布斯又叫三羧酸循环的圈都在催动着。所以您可以试试长时间不吃早饭,这无异于发动机在空转,身体吸入的氧气和余碳掺和在一起形成了更多的乳酸堆积着。您以为在减肥,实际上是给自己的时间在抽丝。
我们一直希望大家能从分子角度考虑问题,少做些清秋大梦或者叫自以为是。我尤其反感胡锡进和司马南这两块不知是个什么玩意,人过60,就少言语,大自然也是这么安排的,大自然为什么没有让一个个体长生不老,而是让他以繁衍新生命的方式延续呢?我们不妨使用一下禅语:只是因为老时他们不愿意服从自然法则。夫子有另一个解释:人老戒得。我们再说白一些,人老了,总想得到自己不应该得到的。这两块料就是如此,不会安享晚年,阿谀逢迎之词,谄媚迎合之色
,偶有提些建设性意见时,一般都是批评上方太不注意身体,过于操劳之类。要知道,晚上吃太多,不大好消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