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之大哉
(2022-04-01 22:27:13)
我们说过《论语》第一章第一句,“学而时习之”这是有地球文明史以来,最早的教育呼声,和快乐理念。现在我们细细嚼一下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这是夫子捋髯遐蔚,甫畅胸膺,鸿澜丘壑的一声长吟。史料残酷的记载,夫子没有朋友,因为他尊王,当时多为诸侯把持朝政,政策面上夫子没有什么出路。又,无论是齐国的晏子还是各国的卿士,乃至当时的隐士们,既上上下下对孔子的主张均不以为然。是我们再一次低估了夫子的智商和情怀,他是在近乎于神经质和孑然的与自己对话,他是在研习之后与神远的假象朋友在喃嚅自欢。从“朋”的字形上看,无论这是两串钱,还是两拎肉,同类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夫子多希望有人能和他一起探究一下生命意义所在,能和他一起如何改变这礼崩乐坏的乱像。直到2000年后,一个奥地利人薛定谔似乎较为完美的终结了夫子这个话题,薛定谔在他的小册子《什么是生命》中解释到:事物最终就是熵增,是热寂,也就是一种非常细腻弥漫的乱,地球毁灭在50亿年后太阳变为红巨星后的热寂。其本质是能量的热散失导致有序转向无序,这就是人体从生到衰的最终结果。人体会从一个排列有序的碳氢氧氮有机体,通过某种信息催化后异化到一个毫无生气的排列混乱的碳氢氧氮的大石头,或者尘埃。这个信息的组成和传播方式则是疾病来袭和抗衰老的根源所在。如果您买不到这本小册子,那么好了,以上是我帮您总结的精髓所在,您可以省一笔了,因为这是被公认的定理,这个定理如果不在您的思维中,说明您根本不懂什么是生命、科学和什么是正确的路,这本小册子同时也是发现DNA结构的克里克思想的启明灯。我同时发现我的朋友90%以上都还抱有中医的经验主义意识,他们很难像夫子一样接受这种神远的新发现,而为人们的美好生活去思考,后来我怀疑他们可能是因为自私当然更多是无知不愿意接受,就像特朗普,有个漂亮媳妇和富足的生活还不满足,没事总蹦出来瞎支招。但,无论如何依据上面的理论,必会有人问,能不能让无序的的尘埃变为有序回到青春呢,也就是返老还童,其实可行,就是让每个细胞中30亿的基因从新有序,当然还要乘以每个人体六十万亿个细胞数,有空您可以试试去数数这个工作量。但确实有一个例外,就是现在这个幽物,他可以数百万年里都是无生命的尘埃,他同时还是那个信息,一旦进入有机体,他就变成了有机体。我曾一度怀疑暗物质就是他。但,到底生命会屈从于谁,薛定谔没说,夫子也没说,《内经》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