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甜瓜》反思
(2011-10-28 08:52:3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研析(教案反思) | 
| 领 域 | 语言 | 活动类型 | 文学作品学习 | 活动内容 | 种甜瓜 | ||
| 活动来源 | 幼儿园课程指导L144 | 实施时间 | 2011年10月11日周二上午 | ||||
| 活动目标 | 1、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甜瓜生长的必要条件和变化过程。 2、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模仿诗歌第一段的结构,尝试仿编诗歌第二段。 | ||||||
| 活动重点 |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甜瓜生长的必要条件和变化过程 | ||||||
| 活动难点 | 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模仿诗歌第一段的结构,尝试仿编诗歌第二段 | ||||||
| 活动准备 | 1、挂图17号;《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磁带及录音机。 2、教师用的铅画纸、笔。 | ||||||
| 活动过程 | 教学反思 | ||||||
| 活动环节 | 预设时间 | ||||||
| 一、直接引题。 引题。今天,老师带来一首《种甜瓜》的诗歌,诗歌中说了小明哥哥、小珍姐姐种甜瓜的事,我们先来听听小明哥哥是怎样种甜瓜的。 二、学习诗歌第一段。 1、欣赏感受。 提问:小明哥哥是怎样种甜瓜的? 教师随着幼儿的回答,出示挂图“种甜瓜”,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2、重点理解。 教师边指挂图,边再朗诵诗歌一遍。提问:诗歌中有没有不理解的句子和词?(在此环节中,教师可启发幼儿理解“瓜蔓儿不愿快快长”、“干巴巴”、“青疙瘩”等句和词) 3、幼儿学习朗诵诗歌第一段。 三、仿编诗歌第二段。 1、提出任务:小珍姐姐是怎样种瓜的呢?我们一起看着挂图,根据第一段诗歌的结构进行仿编。 2、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有顺序地进行仿编。 (在此环节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幼儿用对比的方法进行仿编。如“不浇水,不上肥”,运用对比的方法可改编为“常浇水,常上肥”。如果幼儿创编的意思与原诗歌内容相似,应采用幼儿创编的句子,千万不要坚持使用原有作品中的“勤浇水,勤上肥”) 3、教师在幼儿仿编句子基础上进行梳理提炼,汇编成诗歌第二段,请幼儿欣赏,让幼儿体会自己仿编的成果。 4、幼儿学习朗诵诗歌第二段。 四、听录音,阅读《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第32页“种甜瓜”,学习完整朗诵诗歌。 要求:第一遍要求幼儿安静地听,第二遍可轻轻跟诵,第三遍可边跟诵边做动作。 |           6分钟         6分钟           2分钟       3分钟               3分钟     5分钟 4分钟     |   
  
                                                | |||||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