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15-01-08 10:39:08)
分类: 教育教学

 

 

【摘要】

学校安全工作关系着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对教育教学和社会稳定影响重大。学生联系着千家万户,换个角度说学校的安全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学校应加强小学安全工作管理,加强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处理校园安全事件等等有效的措施,以确保学生健康、安全成长,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良好校园环境。

 

【关键词】校园  安全  管理  问题   策略

 

学校安全工作关系着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对教育教学和社会稳定影响重大。学生联系着千家万户,换个角度说学校的安全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小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与发育的重要阶段,个体认知水平较低,自我防范能力差,安全意识薄弱,容易受到伤害和发生意外安全事故。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不仅影响学校形象,而且危害社会的稳定和公共安全。

一、校园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当前,校园安全问题安全事件类型主要有:校园的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学生伤亡、在游戏或活动中受伤害等等事件;校园安全管理上组织疏漏导致学生发生的踩踏事故件;外来暴力因社会原因侵害校园,向弱势群体施暴,打击报复社会,以泄私愤。

综合分析这些安全事故,学校在安全管理上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校舍和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排查走过场。

目前各类学校在校舍、实验室、运动场、图书馆、学生宿舍、餐厅以及教学用具、设施设备等方面还普遍存在安全隐患。虽然上级部门要求每学期初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甚至要求每月上报隐患排查报表,但基本上属于走过场。特别是一些老旧校舍,已超出了安全使用期限,设施陈旧,供电线路老化,存在严重事故隐患;随着学校在校生的增多,学校后勤设施滞后的问题更加突出。2009年,湖南省某私利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件,原因是楼梯过道灯光昏暗,没有警示示标志,以至于学生看不清楼梯发生踩空跌倒,导致严重的踩踏事件。

(二)监管不力,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首先是学校管理者人本意识淡薄,缺乏系统管理意识和危机意识,在管理过程中,对学校安全事故的管理还处于安全事故后的补救阶段,并没有重视安全事故前的预防,安全事故的干预机制并没有纳入学校日常管理系统。

其次现阶段各级政府部门和教育局对校园安全加大了检查力度,但也只是停留在查看资料上,在检查中各学校都能拿出厚厚的一本安全管理制度,涵盖了学校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如值班制度、门卫管理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以及各种预案。但这些制度只是停留在纸上,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各种预案也永远是预案,没有做过演练检验这些预案是否在真正的事件发生时能否产生效果。甚至这些预案也只有制定者知晓,而学校广大教职工甚至都没见过,更谈不上去执行了。

最后,学校的安全文化建设不够,很多学校的宣传黑板报等很少涉及安全内容,仅仅在上级部门检查的时候突击性地填充了一些安全内容进去,一些领导只重视学校的升学率而忽视安全知识的普及,造成学生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护自救能力,以致灾害来临的时候,学生惊慌失措。

(三)师生及家长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演练形式化

安全演练能有效的防止师生在突发事件时手忙脚乱,能使广大师生熟悉各种安全常识及逃生自救方法。但通过了解发现,很多学校虽然在每学期进行安全演练,但很多学生和老师对此并不重视,甚至在演练过程中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并没有把演练当作实战。学生家长也缺乏安全常识,对学校进行的安全宣传也只是走形式的签签字了事,没有对学生进行各种安全常识的教育。

(四)校园周边综合治理不力  
  学校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世外桃源,校园安全形势与整个社会治安形势息息相关,从根本上来看,校园安全形势的好转有赖于整个社会治安形势的彻底好转。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人看到了小学生身上潜在的消费,因此,校园周围日趋商业化,校园附近的商场、杂货店,流动商贩越来越多,每到上学放学时段,各学校门口更是人潮涌动,拥挤不堪,甚至造成交通拥堵。这些对学校来说都是不安全因素。校园的周边治理学校的管理者也很无奈,明知道存在着安全隐患,但由于各种社会原因,却无能为力。

二、解决校园安全事故的策略

(一) 完善校舍和校内设施,认真排查,及时整改,加大监管力度

学校可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及时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学校设施老化问题,筹措资金,完善校园安全基础设施体系,包括一些重要地方的防护网、消防设施、楼道照明应急灯,线路维修等,做到防患于未然。并派专人管理检查,定时维修。上级部门在检查时可进行实地检测,做到监管到位。  转贴于 233网校论文中心

(二) 管理者加强安全观念,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机构。

1、树立安全意识,落实安全制度。

校园安全无小事。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直接参与是有效解决校园安全事故的关键,学校领导不能把安全事故管理当作是一种处理突发事件的临时性工作。学校各部门的领导要作为本部门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部门所涉及到的安全问题负全责。教职工要树立学生安全无小事的理念,在各种活动中,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动态,提前预防,及时纠正,做好防范措施,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如在各种集会时,安排好行走路线,错开上下楼的时间,在各个楼梯口安排教师组织学生等等,这样就可以极大地降低发生踩踏的几率。

2、安全演练要实战。

各种安全制度和预案的制定要综合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并落到实处。树立全体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安全无小事”的理念,把每次的演练都当成是实战,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的危险到来时能够临危不乱,处置得当。如每学期的防火、防震、防突发事件的演练,教师要给学生讲清利害关系,讲清安全演练的必要性,在演练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严肃对待,才能保证学生的认真执行。

3、安全教育内容要具体,不形式化。

安全教育课的开设要常规化,真正在课堂上教给学生安全常识,并把这些常识进行实际演练和应用,确保这些内容学生熟记于心,以便在实际应用时能够信手拈来。如防火知识、急救措施、逃生方法等。

除了安全课,学校还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比如,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等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通过开展讲座、安全事故演练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卫生安全、集体外出活动安全等多方面的教育。使师生生形成安全态度、增强安全意识、锻炼安全自护自救能力,努力减少意外伤亡及其他事件的发生。学校同时建立对学生心理辅导机构,安排专职老师承担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有效的预防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三)政府、学校、社会齐抓共管,加强校园周边治理,加强学校安保工作

1、加强门卫保安的管理。

现在我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已经配备了校园保安。那么保安的管理就应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保安必须按时到岗,值勤时必须配备必要的警戒器械,使其真正具有履行职责的能力。保安和门卫要严格按照来访人员准入制度,对来访人员要实行电话联系制度、门卫转告转交制度,防止社会失业人员、精神病患者、来历不明人员进入校内。定时对校园及周边安全进行巡查,在学生上下学时间要组织学校老师进行导护,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另外,我区学校已经在校园门口设置了视频监控探头、周边设置周界报警装置,那么这些设备的使用要落到实处,及时检查维修,确保监控设施的正常运行,以便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全时空监控,为犯罪的早期预防和案件事故调查取证提供有力保障。

2、  加强校园周边的治理。

学校安全关系到社会公共安全和社会的稳定,需要社会各方力量才能有效保证校园安全。学校要加强与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联系,清理校园周边流动商贩,在上下学的高峰时段,请公安部门协助交通管理等等,真正把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等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为校园安全消除隐患。

总之,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关系到学校全体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家庭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学校应以人为本,加强小学安全工作管理,加强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加强突发安全事故的预警,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处理校园安全事件等等有效的措施,以确保学生健康、安全成长,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良好校园环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