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传先:襄阳绿道1000公里风景长卷即将呈现
(2012-03-10 22:49:32)
标签:
房产楼市研究山水檀溪襄阳房地产律师营销研究赵传先杂谈 |
分类: 襄阳楼市基础数据 |
赵传先:襄阳绿道1000公里风景长卷即将呈现
首期绿道建在襄城,月底动工,年底建成,全长70公里
2月16日,《襄阳市绿道网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出台。绿道,这个崭新的名词首次向襄阳市民公布;与此同时,襄阳市绿道办成立。被市长别必雄称为“重大民生工程”的绿道网建设工程由此拉开序幕。昨日,记者带着市民提出的种种问题,采访了市绿道办负责人,本报对一些焦点问题进行讲解
【焦点一】 什么是绿道 ——绿道只能步行和骑行 绿道,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大道,它只能供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进入。因为有个“绿”字,所以我们不难理解,道路的两旁应该遍布绿色,这些绿来自周边的树木或草地。 绿道的概念源自欧美,是连接公园、历史古迹等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的开敞空间纽带。目前,广州、深圳等城市都建有各类绿道,这些绿道成为当地市民和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休闲游玩的好去处。襄阳的绿道建设参考的是“广州模式”。 当然,绿道不仅仅是一条道路那么简单,它还必须兼具生态、休闲、环保和教育等多种功能,将在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聚居区之间架起一座陆地“连接桥”,把整座城市串联起来,融为一体。 【焦点二】 为何要建绿道 ——绿道将成市民休闲新宠 如今在襄阳岘山山头、汉江江堤、护城河边,散步、锻炼身体的人越来越多,但大家普遍反映,休闲的硬件设施不足。主要体现在:公共厕所分布不均,如厕不方便;休憩场所不足,锻炼累了无法更好地休息,只能席地而坐;垃圾桶设置太少,纸巾、矿泉水瓶等只能随手丢弃,污染环境;城市整体基础设施不上档次,想要带外地人来游览,感觉“拿不出手”……绿道的建成,将使上述问题一并解决。 今后您可以骑着自行车,穿梭于绿道,一路相伴的是绿树红花,碧水长堤;您也可以选择漫步林间,一路走、一路看,累了,找块风景优美的地方休息;饿了,找家独具特色的小馆吃饭;不想走了,还可以到综合服务处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去您想去的地方。 为了能使这项重大民生工程尽早惠民,市长别必雄年初就提出:襄阳不仅要建设绿道,而且要早建成,并要求“将原本计划三年建成的绿道一期工程压缩到一年建成”。 【焦点三】 建成后的绿道啥样 ——绿道还能“提供多种服务” 人行步道、自行车道和停车场、租车店、旅游商店、特色小吃店等设施在绿道沿线应有尽有,还有特别设计的绿化缓冲区,让您亲身体验“一步一景”的效果。 绿道最主要的功能体现在服务性上,绿道沿线设有两级服务站点。在普通的服务站点,市民可享受一般的便捷服务,如自行车租赁、免费公厕、医疗救治、购买副食品等。有的地方设置有活动器材,可以锻炼身体。 而一级服务站点除了具有普通服务站点的功能外,还具有交通衔接功能,您在服务站点可换乘的士、公交车,实现绿道与区域公交网、城市公交网的有机接轨。 为了尽可能便民,绿道办在绿道硬件设施建设上下了一番“苦功”,多次组织绿道设计人员,对绿道一期工程的70公里路段进行全程实地徒步考察。在考察的过程中,技术人员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市民、一个外地的游客,走到哪里累了,就在地图上标记一下,说明这附近需要设置休息场所以及公厕;走到哪里渴了,同样在地图上标记一下,说明这附近需要设置便利商店;走到哪里饿了,就在附近设置一个路牌,用来指示附近的餐馆怎么走。 等首期绿道工程完工,您就可以漫步绿道,亲身感受技术人员独具匠心之处。 【焦点四】 哪里会有绿道 ——首条绿道从烈士陵园广场起步 绿道建设分三期实施,到2015年共建设约1000公里的绿色生态长廊,覆盖襄阳主城区及周边6个县市,计划总投资20亿元。 一期工程今年底完工,覆盖主城区汉江以南区域,建设全长约70公里的绿道;二期工程2014年底完工,覆盖主城区汉江以北区域,主要在庞公新区、樊城区、鱼梁洲、高新区、长寿岛、鹿门山及东津新区建设绿道,全长约150公里;三期工程2015年底完工,绿道全长约800公里,主要是宜城、南漳、枣阳、谷城、老河口、保康等周边县市城市绿道网。 一期工程将于本月底开工,建成绿道70公里、各类服务点13个。首先建设连接烈士陵园(绿道文化)广场、襄阳古城、岘山、习家池、真武山、古隆中、黄家湾、凤凰温泉、九天玄女等景点的绿道以及连接三桥至五桥的沿江绿道。 首期绿道连接区集中了我市大部分的自然景区和历史文化古迹,是一个文化底蕴和自然景观紧密结合的区域,绿道可以将这些景区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循环体”,您只要沿着绿道指示方向前行就能顺利进出各大风景名胜地,沿途还能感受古城文化、荆楚文化、三国文化、汉水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地方特色民俗风情。 为了让您对绿道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和感受,绿道办结合普通市民的生活休闲习惯,精心设计了一个起步区,入口就定在烈士陵园广场,起步区总长约22公里,包含襄阳古城路段、滨江大道路段以及岘山路段,这些地方是大伙儿休闲健身最为集中的区域。连接襄阳古城路段和岘山路段的绿道将成为我市的首条绿道。 【焦点五】 绿道究竟怎么建 ——因地制宜,古城特色 绿道建设总体原则:生态、绿色、环保。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将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原有的便道系统,按照规范要求,尽量少开少挖,保持原有地貌,做到因形就势、逢树绕路、遇水搭桥,合理利用水边、田边、山边这些在城市规划中不起眼的“边角料”,全面整合各种资源,尽量少占用基本农田等。同时将绿道建设与当前开展的“三万”活动、新农村建设、城中村改造、全民健身运动“一江两山”交通沿线生态景观工程、植树造林活动有机结合,统筹考虑,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一旦绿道建成,我们的城市将更低碳、更环保、更生态、更宜居。相信不久的将来,绿道定会成为建设“四个襄阳”的“绿色通道”。 绿道建设关系你我他,如果您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请与市绿道办吕帆、耿朝斌联系,电话:3534092,邮箱:xfexqb@163.com 、0311tgh@163.com;或致电本报热线361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