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传先:楼市调控的另一只靴子会不会落地?
楼市调控至今已有七个多月了.应该说调控效果已初步显现:成交量下降,单价有所松动。房价疯涨的局面已得到控制。但有人将房价下降20-30%作为楼市调控成功的标准。但房价并未出现大幅度下降。于是乎,有人说了,楼市调控的更严历政策还会出台。如“最严厉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还没出来,但是肯定会出来。”易宪容肯定地说。那么楼市调控是否会有更严历的政策呢?楼市调控的另一只靴子是否有呢?若有,是不是会落地呢?何时落地呢?
从历次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和手段来看,无外乎有四种手段:一种是金融信贷手段;一种是土地手段;一种是税收手段;一种是增加供应量的手段:加快保障房建设。金融信贷政策作用最大,见效也最快;税收手段次之,土地手段再次,保障房见效最慢。
目前,这四种手段都已使用,但仍有“加大剂量”的可能。
金融信贷政策方面,在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看来,首先,当前所谓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际上还是偏松的,整个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还是偏快其次,在利率问题上,对房地产贷款利率可以差别性再大一点。现在定的二套房、三套房贷款利率太温和了,“要真正抑制投资性买房必须使金融成本大幅上升,二套以上房贷利率应大幅上升,如增长50%。”本人认为,这种看法过于偏激,目前的二套房认定标准已经非常严格,本身已误伤了很多改善性需求者,对于拉动内需是不利的。
在税收方面,二手房交易的营业税和所得税政策已经收紧,已经起到了打击投资和投机的双重作用了,土地增值税的清缴也触击了开发商的利润空间。而人们一直在议论的房产税仍不具备征收条件,即使征收,其比例也是很低,从上海的方案来看,只有千分之八,相对于房价的涨幅来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在土地方面:加大土地供应量,还需要一个过程,况且地方政府在这方面并没有积极性。在以土地财政为主要依赖的背景下,楼市低迷,政府拍卖土地的热情并不高。即使加大土地供应量,形成有效供给还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现在根本看不出效果。
在保障房建设方面,更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过去我们历史欠帐太多,财力又有限,要形成对市场供应有影响的一支力量还须时日,短期内不能期望保障房来抑制房价,它现在的任务是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问题。
因此,本人认为,更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不会再出台。不会再有楼市调控的“另一只靴子”。消费者相信自己的判断。对于政府而言,主要的是监督现有政策的执行情况。现有政策若得到严厉执行,调控的目的就已达到。我们任何时候的调控目的不是将房价降下来,而是使房价保持一个合理的水平,不至于像脱缰野马,而且成交量也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这是经济良性发展所必须的。
赵传先:从金地夺权之战看上市公司的治理
赵传先:看世博会的万科204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