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年4月22日播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特别节目—小病毒中的大隐患》

(2017-04-21 23:32:25)
标签:

健康

教育

美食

图片

娱乐

分类: 节目预告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特别节目—小病毒中的大隐患》 关键词:胃癌  EBV病毒

   专家:季加孚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

         吴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镜中心主任

         王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副主任



    在我国每年大约新增50万的胃癌患者,同时每年又有30万患者因胃癌而去世。这意味着,平均每2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胃癌症,而平均每天死亡人数高达1364人。大众已知胃癌的一级致命源是幽门螺旋杆菌,但还有一种致癌病毒,近年来研究表明全球范围内平均约10%的胃癌发病与这种病毒感染有关,而95%健康人终生携带这种病毒。这种病毒究竟是什么?如何预防及发现?422日,《养生堂》特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带领其团队,为您带来《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特别节目——小病毒中的大隐患》。更多内容请点击:http://www.btime.com/btv/btvws_yst

2017年4月22日播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特别节目—小病毒中的大隐患》

2017年4月22日播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特别节目—小病毒中的大隐患》

2017年4月22日播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特别节目—小病毒中的大隐患》

    人类通常在婴儿时期就已感染了EBV病毒,95%的健康人终身携带EBV病毒。EBV主要感染口咽部的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可以随着唾液进入胃部。健康人携带EBV病毒一般无特异症状表现,它引起疾病的机率也比较低。而与EBV相关的胃癌,一般好发于男性,贲门为好发部位,淋巴结转移率低,预后较好。

2017年4月22日播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特别节目—小病毒中的大隐患》

2017年4月22日播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特别节目—小病毒中的大隐患》

2017年4月22日播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特别节目—小病毒中的大隐患》

    胃癌的病因既有宿主的因素,也有环境因素。目前认可的致病风险因素包括幽门螺旋杆菌感染,EBV病毒感染,饮食不规律,腌渍含亚硝酸盐食物,含黄曲霉素食物,高盐,红肉,肥胖,吸烟,大量饮酒,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癌家族史。因此建议40岁以上人每1-2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幽门螺旋杆菌呈阳性、有慢性胃病史、长期吃腌制食品、长期吸烟史、长期大量饮酒者。

2017年4月22日播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特别节目—小病毒中的大隐患》

2017年4月22日播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特别节目—小病毒中的大隐患》

2017年4月22日播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特别节目—小病毒中的大隐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