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年3月18日播出《猝死可怕亦可防》

(2017-03-17 21:53:08)
标签:

健康

教育

美食

图片

娱乐

分类: 节目预告

   猝死可怕亦可防》 关键词:心源性猝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脉CT 胸外按压

    专家:杨跃进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副院长



    猝死到底能不能预防?为了健康,有些事你一定要知道,为什么有些人第一次发病就会猝死?从马拉松比赛上猝死的年轻人,到近年引发大量关注的媒体人、创业者,以及很多中老年人,猝死已经成了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中国,每1000人里就有4人会存在猝死的风险,猝死的平均年龄也已经从44岁下降到了37.9岁。新华社报道说,我国每分钟约有一人“心源性猝死”,面对第一次发病猝死这种情况,我们到底能不能预防?敬请关注本期《养生堂》,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杨跃进为您带来《猝死可怕亦可防》。    2017年3月18日播出《猝死可怕亦可防》


2017年3月18日播出《猝死可怕亦可防》

2017年3月18日播出《猝死可怕亦可防》


    专家告诉我们绝大多数猝死都是“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的根就在心脏,然而,究竟哪些人群是猝死的高发人群?一种是既往有冠心病的人群,这部分人群的血管中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如果斑块破裂就会堵塞血管,当心脏缺血时间过长,大脑得不到供应,就可能引发猝死。还有一种人群,本身已经有冠心病,甚至血管中存在斑块,但是他自己不知道,甚至从来没有查过,当情绪波动,剧烈运动,血管收缩等危险因素出现,甚至从来没有任何症状,发病就是猝死。

2017年3月18日播出《猝死可怕亦可防》

2017年3月18日播出《猝死可怕亦可防》

    第一次发病就猝死,到底能不能防?专家告诉我们,有些症状,可能就是猝死的前兆,比如第一次胸痛、冒虚汗等,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会当做普通的感冒去治疗,其实就是猝死的前兆,另外,还有哪些症状是猝死的前兆?敬请关注本期《养生堂》,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杨跃进为您带来《猝死可怕亦可防》

2017年3月18日播出《猝死可怕亦可防》

2017年3月18日播出《猝死可怕亦可防》

    某先生今年45岁,平时身体一直不错,每年都参加单位体检,前不久他却意外猝死了。为什么年年体检,都防止不了猝死这种事发生呢?有什么更好的手段能提前发现心脑血管病呢?这几年,媒体报道了不少中年人甚至是年轻人意外猝死的案例,他们可能每年都体检,却还是突然地离去了,的确让人十分遗憾和惋惜。目前常规体检主要停留在比较常见的固有项目上,如心电图、超声、化验血项等,这些项目大多只能粗略检查出血脂高、心律不齐等较易检出的疾病,却很难查出冠心病。很多人认为心电图没事就是没有心脏病,因此不少已经患上冠心病的人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最终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发生心源性猝死。专家告诉我们,有几种人群,无论年龄,一定要去做的检查究竟是什么?当猝死发生时,我们又有哪些好办法?

2017年3月18日播出《猝死可怕亦可防》

2017年3月18日播出《猝死可怕亦可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