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年12月13日播出 《中医性味调脾胃》

(2016-12-12 23:26:38)
标签:

健康

教育

美食

图片

娱乐

分类: 节目预告

    《中医性味调脾胃》 关键词:脾阳虚 脾气虚 脾阴虚 甘淡养脾 脾虚湿盛 苦温运脾 脾胃湿热 苦辛健脾

    专家:柴瑞霭   国家级名老中医

            洪   北京中医医院 主任医师



    16岁的女孩两年间体重由110斤骤降到仅仅60斤,虚弱无力,面色晄白的背后,是身体出现了什么问题呢?三代家传的国家级名老中医,根据自家行医理念,通过性味调脾,让女孩恢复健康。《养生堂》特邀国家级名老中医,柴瑞霭柴老讲述《中医性味调脾胃》。

    中医认为甘味入脾。甘味具有能补、能和、能缓的作用,可以补脾气、健脾胃;淡代表性质平和,也可以入脾,能补气养阴。因此柴老主张用“甘淡养脾”的方法来调理脾胃气阴两虚。

2016年12月13日播出 <wbr>《中医性味调脾胃》

    脾气阴两虚表现为食欲不振、面色晄白、疲乏无力、口干舌燥、大便秘结、舌红苔少。

2016年12月13日播出 <wbr>《中医性味调脾胃》

2016年12月13日播出 <wbr>《中医性味调脾胃》

    针对脾气阴两虚,柴老给了一个柴氏调脾经验方—养脾助消汤。山药甘平,益气补中,补脾胃,助消化;太子参甘平,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可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炒谷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荷叶苦平,升发脾气,清脾热。禁忌人群是湿盛中满如出现涨气、痞积、满闷、胀痛等不适宜长久服用。

2016年12月13日播出 <wbr>《中医性味调脾胃》

    如果脾气阴两虚症状不是很严重,柴老也给出了一个柴氏食疗方用于日常调养:铁棍山药100克、莲子10克、薏米5克、粳米50克,枸杞子3克。煮粥食用,有调理脾胃气阴两虚的作用。

2016年12月13日播出 <wbr>《中医性味调脾胃》

    脾虚湿盛表现为脘腹痞满、口淡纳呆、大便溏薄、全身困重、面色萎黄、舌淡苔腻。中医认为:苦味具有能降、能燥的作用,对于脾虚湿盛症,气机不畅者,可调畅气机;温药可以运脾除湿,因此苦温的药物一起用能运脾和胃除湿。

2016年12月13日播出 <wbr>《中医性味调脾胃》

    运脾除湿汤:陈皮归脾、肺经,长于理气健脾、和胃止呕、燥湿化痰。白术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砂仁:行气和中,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党参是补气健脾之要药。湿热证者不宜服用。

2016年12月13日播出 <wbr>《中医性味调脾胃》

    现代的人饮食结构发生改变,多食大鱼大肉,长久助湿化热,湿热困脾,影响脾胃运化。脾胃湿热者脾胃运化功能减弱,不能有效的运输水谷精微,代谢废物。痰饮水湿血瘀等堆积于体内,会导致血液粘稠,动脉硬化,甚至影响内分泌,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等等问题。

2016年12月13日播出 <wbr>《中医性味调脾胃》

    中医认为辛味能散能行,苦味能降能燥,二者加起来辛开苦降,脾气升清,胃气降逆,脾胃一升一降,恢复脾胃功能,适用于脾胃湿热证。柴老也给了临床上一个适用于苦辛和胃除湿的方子——泻热和胃汤。

2016年12月13日播出 <wbr>《中医性味调脾胃》

2016年12月13日播出 <wbr>《中医性味调脾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