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年2月1日播出《“药”想治病须谨慎-1》

(2013-01-31 22:51:17)
分类: 节目预告

《“药”想治病须谨慎-1》用药安全、药物副作用、用药原则、漏服、服用中西药原则

专家:胡欣  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  博士生导师  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

 

 

很多人家里会备有一些常用药品如膏药、眼药、外伤药等等,如果用法不当,不仅不能治病,反而增加新的问题。例如膏药,使用不当可能出现局部过敏等情况;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膏药,如果用法不正确,有可能危及生命。膏药应该怎么用?贴在哪儿合适呢?

2013年2月1日播出《“药”想治病须谨慎-1》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什么是药物的副作用?有什么危害?

专家提示,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与治疗疾病无关的、对人体有害的或意料之外的反应,可能使病人感到不适,也可能使病情恶化,或者诱发新的疾病,甚至危及生命。任何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往往会产生一些对人不好的影响,这是很正常的。但是要想规避这些副作用,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用了这个药之后最好记录自己吃药前后发生的变化,并去医院复查,以便医生了解病情,根据您的情况调整用药。

2013年2月1日播出《“药”想治病须谨慎-1》

2013年2月1日播出《“药”想治病须谨慎-1》

 

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肝脏以及身体其他组织器官的功能降低,机体降解和排除药物的能力降低,因此有些时候应建议老年人降低初始服药剂量。而在其他一些情况下,可选择同类药物中副作用较小的药物进行治疗。通常医生在为老年人开处方以及调整剂量时,会根据“缓慢开始,温和用药”的原则。老年人(年龄在65岁以上)服药之前,应询问医生正确的用药方法,因为这类人比青年人、中年人对药物剂量和副作用更为敏感。

2013年2月1日播出《“药”想治病须谨慎-1》

2013年2月1日播出《“药”想治病须谨慎-1》

1、受益原则:首先要有明确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大于1

2、五种药物原则:老年人多病共存,往往采用多药治疗,虽然并非所有的药物相互作用都能导致药品不良反应,但是这种潜在的危险性无疑是增加了。

3、小剂量原则:老年人除了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类等药物可以用成年人剂量外,其它的所有药物都应该低于成年人的剂量。因为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减退、白蛋白降低、脂肪组织增加,应用成年人剂量可出现较高的血药浓度,使药物效应和毒副作用增加。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维持量上。而对于其它大多数药物来说,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开始用药阶段,即开始用药就从小剂量(成人剂量的1/51/4)开始,缓慢增量,以获得最大疗效和更小副作用为准则,找到适合每位老年患者的最佳剂量。

4、则时原则:最大限度发挥药物作用,尽可能降低毒副作用。根据时间生物学和时间药理学的原理,选择最合适的用药时间进行治疗。

5、暂停用药原则:对患者所用药物做仔细的回顾和评价,检查有无潜在的感染或代谢改变。当怀疑有药品不良反应时,要在监护下停药一段时间。

 

 

2013年2月1日播出《“药”想治病须谨慎-1》

对于大多数的药物来说,发生漏服之后,如果不是接近下一次的服药时间,都可以马上按量补服药物;如果已接近下一次服药时间,就不必补服,只能少服一次,接着按原来方案服药。大部分疾病偶尔一次漏服并不会对病情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如果经常漏服则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和治疗。

 

中西药能够同时使用吗?

专家提示,服用中西药的一般原则是:适当的错开时间服用。这是因为有不少中西药不能同时应用,否则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比如:生物碱类的阿托品、咖啡因、氨茶碱等与中药乌头、马钱子、洋金花、黄连等合用,会增加毒性,引起中毒;抗生素类药物有抑制微生物及酶的作用,与含有微生物及酶类的中药神曲、豆豉等就不能同时服用,以免降低中药的疗效。因此中药与西药一般应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