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0日播出《本草中的真“菌”子-3》

标签:
健康 |
分类: 节目预告 |
《本草中的真“菌”子-3》猪苓、水肿
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王耀献
归经,就是药物到达发挥作用的部位和靶点,如每个人各回各家,不会走错门。猪苓入肾,膀胱经;茯苓入心,脾,胃、肺、肾经。正是因为它俩归经不同,功效也就有所不同。茯苓入心,脾,肾经,所以它除了利水之外,还有益脾宁心的作用,具有一定的补益作用。猪苓入肾,膀胱经,走水道,单从利水治水肿的角度讲,猪苓的功效就胜于茯苓。
王院长说:第一要结合自己的基础病,如心脏病、肾病、肝病、内分泌病,服用有什么药;第二是感觉,是不是有肿胀沉重感觉,可以照照镜子,眼睑肿不肿;第三是手指按压皮下组织少的部位(如小腿前侧)时,看是不是有明显的凹陷;第四,要看体重,是不是短期内增长迅速。水肿发生部位多在组织松弛的部位或者下垂部位,如眼睑、面颊、踝部及阴囊等处。严重可伴有胸水、腹水。
首先先看这水肿是不是对称性的,如果不对称,比如一条腿肿,一条腿不肿,那肯定是外科的问题,可能是静脉血栓等;而对称型、全身性水肿则应注意询问有无心脏病、肾脏病、肝脏病、营养不良、内分泌功能失常、用药情况等病史。心源性水肿多从下肢脚部开始,继而遍及全身,同时伴有心慌啊,胸闷等表现;肾源性水肿多先从眼睑、颜面开始,继而延及四肢,全身,小便多有泡沫等;肝源性水肿,多有肝病病史,表现为腹水,四肢多不肿;药物性水肿,是由于新近使用了某种药物后出现的水肿,比如说,有部分高血压病人常吃的钙离子节抗剂类的降压药如硝苯地平后,容易出现下肢水肿;也有查不到原因的,称为特发性水肿。
王院长总结了治疗水肿的基本原则:宁肿勿干。肾病水肿的病人一定要严格记录水出入量,称称体重,每日体重减轻在0.5 -1.0公斤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