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全面放松仍未到来”
(《潇湘晨报》,
2011年10月31日)
整理/记者周悦
1.近期“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声音又起,您对此如何看待?您认为到了下调的时间点了吗?
答:毫无疑问,我们政策现在处在了一个由紧转松的拐点,但全面放松仍未到来,眼下还不会立即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除非国际资本流向发生逆转,但是央行已开始有意识地控制公开市场的回笼量。
2.当下货币政策微调空间正在打开,从目前的经济数据来分析,您觉得到了微调的最佳时节了吗?
答:实际上,微调已开始。例如,前不久允许地方政府发债,还有此前已宣布的对小微企业的税收减免等支持政策,都缓解了地方债可能因偿债时点过于集中而出现的流动性不足问题。但是,全面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放开信贷额度——这些政策全面放松的标志性举动,在最近应该都还不会发生。
3.“微调”的概念已经提出,是否意味着为2010年的紧缩调控画上了句号?“微调”会产生“全调”的效果吗?
答:只能说“偏紧”的政策画上了句号,既然现在是“走平衡木”,就是把前面矫枉过正的政策调得更为中性。市场对“微调”确实有“照猫画虎”的反应,从国际市场上来说,简直都把“微调”视为了新一轮刺激的开始,国际铜价瞬间强劲飙升,油价也一下子涨了10美元。
4.一旦开始了货币政策的微调,那么刚刚开始趋稳的物价会不会反弹?
答:如果国际大宗商品在上涨后的高位停留一段时间的话,那么,我们此前设想的“物价回落比想象要快”的情况,可能就不会再那么乐观了,非食品价格可能出现“止跌”的情况。但即便是如此,CPI同比还是会继续下落,只是下落的幅度小一些。
5.有人担心一旦放松,又会回到2008年的情况,您如何看待?
答:很多人都认为和2008年的情况类似,但是世易时移,情况已经不同。现在,美国经济比2008年好,欧洲经济没有比2008年更坏,中国当然比2008年好得多,所以,这次“微调”的幅度和力度都将远逊于上一次的水平。
6.在美欧经济环境可能有进一步恶化的危险下,国内的经济政策应该如何走才能实现更为长远的经济增长?
答:一个基本的原则是“以我为主”,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自己国内的经济有没有问题。对于目前来说,9%的经济增长是可持续的,既不会导致严重通胀,也不会造成明显的失业压力。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刺激也没必要收紧。但眼下的经济还有一个“地雷”要排——房地产。因为降价渠道未被疏通,这样憋久了,最终出现扛不住了非主动调整的崩塌性下降,那对金融和社会都将产生巨大冲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