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政委:美联储退出“三部曲”(03-18)

(2010-03-18 10:01:31)
标签:

美联储

退出

财经

分类: 宏观经济(Macroeconomy)

美联储“退出”步伐不会太快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8日 01:46  北京商报

    

     

      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将美联储的“退出”分为了三个阶段,即从“不主动送钱”到“鼓励交钱”再到“强制收钱”。“提高贴现率”只是“退出”的初级阶段,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才是最后阶段。


  在2月意外提高贴现率后,美联储并没有继续采取更为激进的“退出经济刺激计划”手段。美联储昨日宣布,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目前超低利率水平不变。兴业银行(36.08,0.09,0.25%)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这一决定合乎市场预期。“从目前的国际市场情况来看,希腊债务危机并没有得到最终解决,因此,虽然美联储对经济形势判断不断乐观,但是‘退出’步伐肯定不会太快。”

 

  张弛有度

  2月18日,美联储宣布上调贴现率0.25个百分点,自此打开了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切入口,向市场发出明确的“退出”信号。但是由于提高贴现率对收紧流动性的作用不大,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美联储这一举措更多地是起到一个“告示效应”,并没有开始真正“退出”。

  那么,什么才算是真正的“退出”?鲁政委将美联储的“退出”分为了三个阶段,即从“不主动送钱”到“鼓励交钱”再到“强制收钱”。“提高贴现率”只是“退出”的初级阶段,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才是最后阶段。“加息”才意味着低息时代的最终结束。鲁政委认为,此次维持利率不变不代表不加息,只是让加息逐渐走近的脚步“缓了缓”,此外,如果步步紧逼,市场也将无法适应。

  从美联储声明来看,绝大部分言辞也都是老调重弹。美联储表示将可能把目前的超低利率水平“延长一段时间”。而在这次例会前,一些经济学家猜测,美联储可能会将这一关键用词微调成时间跨度稍短一些的“若干时间”,为随后可能的加息决策做准备。但从美联储并未改变用词来看,至少在短期内,美联储将不大可能实行加息政策。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延长一段时间”,通常是指半年左右。因此,美国进入下一轮“加息周期”可能要等到今年第三或第四季度。

 

  小步“退出”

  虽然没有明显的行动,但是美联储近来一直都在小步“退出”。

  美联储昨日声明,将按原计划在3月底结束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BS)的购买计划。这一计划是美联储为支撑经济采取的数项主要措施之一,主要针对房地产市场。因为房地产市场是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中心,因此这项计划的退出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此,一些经济学家曾提出异议,认为这可能致使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二次衰退。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昨日表示,在3月底结束MBS购买计划将导致房贷利率的上升,房屋止赎数量增加,最终令刚刚复苏的房地产市场危机再次走向恶化。

  然而,在数月来的广泛宣传下,市场反应却异常平淡。市场在已经预知美联储3月末结束购买MBS的情况下,抵押贷款利率升高的情形没有发生。据房贷数据跟踪公司HSH Associates的数据显示,30年期抵押贷款固定利率在2009年8月就呈下降趋势,截至上周,已下降到5.3%。

  因此,一些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对“房地产市场可能二次衰退”的担忧根本没有必要。目前美联储正在逐步结束一些所持资产,之后将可能在紧缩周期的后期通过资产出售大举削减资产负债规模。

 

  考虑发出加息信号

  美联储维持低利率不变的政策是在通胀上行风险和经济下滑风险的两难中寻求平衡。但让美联储颇感高兴的是,至少目前,美国经济向好发展势头仍在继续,通胀上行风险虽然存在,但尚未充分显现,这给美联储留下了灵活决策的空间。

  上次在1月份举行的例会上,美联储说美国经济活力在继续增强,“劳动力市场恶化状况正在缓和”。而在这次例会上,后半句话已经改成了“劳动力市场正在稳定”。此外,在企业设备和软件的投资额上面,美联储上次认为,投资额“出现上升”,但这次例会则改成了更为乐观的“显著增加”。

  美联储部分官员已经开始讨论如何以及何时改变声明措辞,以便向市场发出即将加息的信号。由于担忧低利率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堪萨斯城联储主席霍恩再度成为惟一一位反对者,他仍要求删除“较长时间”的措辞。

  “无论美国何时加息,中国将不会和美国的利率水平拉得太大。”鲁政委表示,这将对我们控制热钱流入非常不利。如果美联储先加息,其实对中国政策困境将起到一个减压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使美元走强、抑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商报记者 姚钰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